財政局“三個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二、健全“五大機制”,突出文明創建的長期性。文明創建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必須做到常抓常新、充滿活力,建立長效機制。近年來,我局始終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與財政工作作為同等重要、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來抓,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一是健全組織領導機制。成立了局長任組長的文明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專班專人具體抓、幹部職工全員抓,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有壓力,個個有動力”的文明創建運作機制。二是健全目標管理機制。將具體的創建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單位,與本年度的財政業務“兩項指標”同時下達到崗到人,層層簽訂崗位目標管理責任狀,實行一崗雙責、雙向目標管理。三是健全經費保障機制。為了改善硬體設施,實現提檔升級,近年來我局千方百計擠出資金保障文明創建的必要投入。投資800多萬元新建了局機關新辦公樓,投資200餘萬元為各股室和各財政所購買微機、印表機100餘台套,投資500多萬元為基層所新建辦公、住宿樓3棟,維修和改造辦公、食宿樓10棟。目前,全系統從局機關到基層所基本實現了亮化、綠化、美化,辦公、住宿條件煥然一新。四是健全獎懲激勵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照創建目標責任狀,嚴格考核,獎優罰劣,獎懲兌現。五是健全檢查督辦機制。對照文明單位十條標準,定期組織專人專班深入創建單位檢查督辦,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三、實現“五個穩步”,突出文明創建的實效性。在文明創建中,我局始終堅持以創建促財政發展,以財政發展的成果檢驗創建水平,從而促進了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一是財政收入穩步增長。XX、XX年我縣財政收入增幅連續兩年獲全市第一名,今年上半年完成財政收入12865萬元,占年任務的61.7%,同比增收3010萬元,增長30.54%,實現了國稅、地稅、財政部門收入、全口徑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五過半、五超歷史”的良好局面。二是財政改革穩步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收支兩條線四項改革被省廳評為先進。三是財源基礎穩步夯實。近年來,興建了板栗、蠶桑等多種經營基地41個、2.9萬畝,聯繫科技示範戶179戶,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樣板。XX、XX年農發項目建設被評為市優工程。引進的君澳公司、惠濤公司成為全縣招商引資企業的納稅大戶。四是財政管理穩步加強。在經費管理上,針對過去花錢大手大腳的不良現象,實行了經費包乾制、集中審批制,財務審批權由局長、分管領導高度集中,有效地堵住了奢侈浪費、隨意開支的源頭,節減了不必要的開支;在資金管理上,以縣政府名義出台了12號檔案《羅田縣財政資金管理辦法》,並印發了羅財[XX]39號檔案進行了細化,對各種財政性資金嚴格實行了資金會簽制、內部控制制,堅決防止批“小報告”、撥“人情款”等違紀違規現象的發生。五是部門形象穩步提升。XX年,我局以縣直第一名的成績被評為全縣行風評議合格單位。局機關連續三屆被命名為省級最佳文明單位,12個財政所文明單位創建面連續8年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