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輔導員先進事跡

湘西北邊陲,一條清澈的酉水,在武陵山腹地靜靜地流淌著。

酉水河畔,一名剛過而立之年的教師,在擁有5000多名少先隊員的校園裡默默地奉獻著。

十三個春秋,十三個寒暑,他在一個又一個、一群又一群少年的心中,不停地播灑著人生的真諦,受到了師生、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好評。

他,是站在榮譽上不斷攀高的人,13年來,他23次被評為省、州、縣“十佳少先隊輔導員”、“骨幹教師””、“學雷鋒先進個人”、“青年崗位能手”和“優秀管理工作者”,其中,被團中央、教育部和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的光榮稱號。每多一項榮譽,他就多一份激勵,多一份鞭策,多一份艱辛。

他,就是剛剛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先隊輔導員的湖南省湘西龍山縣第一國小**老師。

讓孩子在歡樂中長智

1993年,當上龍山縣第一國小少先隊總輔導員後,他就從建立健全隊的組織機構入手,設立了少先隊總部,下轄6個大隊,由校長親自聘任大隊輔導員,大隊下設47箇中隊,配齊47名中隊輔導員,少先隊工作實行層次管理,隊活動開展以總隊為龍頭,大隊為主體,中隊為單位,組織快,形式新,效果好。今年,他多方籌措資金4萬餘元,建起了龍山縣一流的少先隊活動室、號鼓隊和“雛鷹廣播站”,成立了全縣國小第一個德育處,專抓班級日常管理。

活動是少先隊生命所在。少先隊活動是豐富多彩、有姿有色的。如何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一直是“孩子王”**不斷思考探索的問題。

今年6月,龍山縣第一國小開展了文化藝術節活動,小喇叭國語、手抄報、美術、歌唱一小、講故事等比賽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和積極參與。學校以此為契機,成立了各種興趣小組,每周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一系列活動帶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今年以來,已有15人參加省繪畫比賽並分獲一、二等獎,19人參加書法比賽,分獲一、二、三等獎。在培養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促進了學習成績的提高。307中隊李冬紅,由於上課愛開小差,精力不集中,成績一直上不去,參加美術興趣小組後,扭轉了這個壞習慣,成績突飛猛進。

龍山縣是土家族聚居地,而土家毛谷斯、擺手舞,打溜子都是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傳承民族文化,活躍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提議開展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擺手舞等比賽,並在課間操中加習土家擺手舞,成為該校的一大特色和風景。

為讓孩子們更好地體驗生活、實踐生活,**經常在課餘帶著學生去參觀龍山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農場、大型建設項目,看家鄉建設。該縣縣城與湖北來風縣縣城僅隔4公里,是我國分屬兩省相距最近的縣城,現在兩城正在實施融城計畫,龍山縣修建的與來風縣對接的嶽麓大道正在加緊施工中。有一次在經過嶽麓大道工地到團結橋上參觀,一個學生說的話讓**至今印象深刻:“現在酉水河上有團結橋、龍風大橋,以後還會有好多好多的橋連線兩個縣。”話語雖帶著孩子氣,卻道出了他們對家鄉變化的感受和希望。同時,該校還開展了“七個一”考察活動,即掃一次革命烈士墓、學背一首革命詩、唱一首紅色歌曲、看一部紅色電影、寫一篇革命紀念文章、做一次家鄉變化的考察、重走一段紅軍路,極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陶冶了孩子們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