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材料

在賽裝節的發源地xx,人們的生活十分困難,可有一位中年婦女,靠自已勤勞的雙手,打開了幸福之門,引領著當地民眾脫貧致富,受到民眾的普遍讚譽,她就是今年43歲的xxx。

1980年,xxx剛和丈夫結婚時,家裡一貧如洗,一家三代就住在兩間低矮的小屋裡,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年裡有一半的時間要靠雜糧充飢,再加上山高、水冷、箐深,民眾的生活水平較為低下。剛開始,xxx和丈夫除了種好田地外,組織部分村民把洋芋、蕎子、大豆等雜糧駝到xx、yy等地換米,這樣吃雜糧的時間有所減少,但單靠傳統種植糧食難以增產,要改變生活實在太難了,只有增加科技含量,才能實現增產增收。1985年,鄉農科員在xx試種水稻新品種雲二天0二,可沒人敢種,xx成了第一個試種戶,當時到了村民的不少非義,可她堅信幹部是不會騙民眾的,就這樣,在她的精心管理下,水稻單產增加80公斤,當年自家的吃糧問題基本解決。民眾紛紛奔走相告,一時間,該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後來她又試種了地膜包穀,而丈夫到外地做小生意,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變好了,再也不用為吃糧問題而擔憂了,而且還蓋起了新房。

她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雖然生活好了,可還在不斷的奮起。90年以後,xxx結合xx的自然、氣侯條件,再加上丈夫做生意對市場較為了解,認為核桃是市場前景較好的項目,於是就到自家的山上種植核桃,她還動員村裡的姐妹也跟著種植,一時間就興起了種植核桃的高潮。到目前為止,她種植核桃50畝,已掛果的有10畝,每年可實現收入5000餘元。現在核桃已成為xx最主要的增收項目。

xxx不但勤勞能幹,而且也善於經營。隨著民眾生活的好轉,人們對生活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而xx離鄉政府較遠,人們為了一件生活品而跑到xx買實在太不方便了。她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大的商機。於是貸款做為成本,開起了小商店,專賣民眾的日用品,有時鄰居沒錢,她就把東西賒給民眾,生意比她意料的要好得多,這樣既增加了家庭收入,雙給民眾提供了方便。XX年以來,由於開小賣鋪的家數增多,生意相對冷淡,她又瞄準了松茸和核桃市場,在當地收購松茸和核桃,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闆。在做生意的過程中,由於她誠信度較高,從不短斤少兩,對困難民眾的松茸和核桃給予高價收購,所以當地民眾對她都很信任,都願意把東西賣給她。

在xx,彝族婦女個個都會刺繡,當地的民族服飾吸引了不少賽裝節上的遊客,她把鄰居的刺繡品收購來,自已加工成衣服買給遊客,這給婦女們尋找了一條增收致富之路。

xxx和丈夫結婚至今,從沒有和丈夫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夫妻兩相互支持。從1995年丈夫到村公所當xx到目前當村支部書記以來,她從來沒有拖過丈夫的後腿,自己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所以丈夫的工作幹得十分出色,她對老小更是體貼入微,自己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搶著做家務,在婆婆心裡她是一位孝順的好媳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xx敢於和本地的民族風俗作鬥爭,她在八十年代就提倡只生一個孩子,而且辦了獨生子女證。別人家的孩子國中都沒有畢業就回家了,可她說我們由於沒有文化才落後,所以我們不能苦了孩子,她把女兒供到中專畢業,現在已成親遷往xx。

她家現在生活富裕了,家裡實現了電視、電話,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都羨慕不已。但她善良的心沒有變,只要誰家有困難,她都會熱心幫助,有時還會把自家的大米送些給姐妹們救濟,在這多年的生活中,許多婦女姐妹她都幫助過。

xxx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xx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彝山婦女發家致富帶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