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預審員黨員先進事跡材料

***翻開了魏某的案卷,從頭到尾仔細看著,忽然其中一段話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魏某在審訊中要求辦案人員幫忙給妻子帶話兒,要其好好照顧孩子。看來這個窮凶極惡的亡命徒心中也是有他的一份牽掛。

***沒有走進審訊室,而是走到街上,來到了一所幼稚園外,隔著欄桿,他久久地注視著在院子裡玩耍的孩子們的身影,一套針對魏某的審訊策略慢慢在心中形成了。

第二天,當魏某被帶到審訊室里,坐在***面前時,***直截了當地開口:“我昨天經過一家幼稚園,看見很多天真可愛的孩子,無憂無慮,我就想,他們長大以後會是什麼樣子?是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是會成為一個自絕於社會的罪人?”提起孩子,魏某的神情一下子緊張起來。

接下來的話題就從孩子開始,談到社會環境,談到兒童教育,談到為人父母的艱辛。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魏某竟然去了七趟廁所,***知道,這是魏某的大腦皮層受到強烈刺激所產生的機械性緊張,關於孩子的談話,已經深深打動了這個凶頑的殺手。

最終,魏某放棄了頑抗,老老實實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雖然生命已經無法挽回,但他還是感謝***能在他臨刑前給了他一個懺悔罪惡的機會,而他的懺悔,無論是對於親人還是對於社會來說,都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而從這個角度說,***所做的,其實已經遠遠超出了他作為一個預審員的職責,他要做的,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想為社會的安寧,為消除罪惡多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還給你的清白

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案情撲朔迷離,各種線索錯綜複雜,所以案件的偵破過程也往往是一波三折,很多時候,在一些看似明顯的疑點背後,常常隱藏著與主觀經驗相悖的真相,而要甄別這些疑點和線索,則要靠辦案人員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對工作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近年來見諸報端的很多刑訊逼供致冤假錯案的案例,就是辦案人員被表面現象所蔽,憑主觀臆斷加之缺乏職業道德和職業水平造成的。而在***來說,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他都能憑藉豐富的經驗和強烈的證據意識,撥雲見霧,還真實本來的面目。

這一年的大年二十九,天津市東麗區發生一起搶劫殺人案。一家公司的外籍老闆被殺死在車間內,現場保險柜被撬,死者手機、項鍊被劫。此案正值春節,加上受害人身份關係,立即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投入大量警力進行

偵破。

現場調查中,一條線索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在案發前不久,公司的女會計突然離職,往山東另謀他就。而這位女會計的男友,則是這家公司的電工。兩人都非常熟悉公司內部的情況,對老闆的行蹤也了如指掌。隨著各方面疑點的上升,兩人合夥兒謀財害命的可能性上升。經過研究,特偵組決定接觸嫌疑人之一的女會計。

由於沒有確鑿證據,對談話的分寸把握就非常重要:談輕了,觸及不到問題實質,抓不到罪證,反而可能打草驚蛇;談重了,如果對方根本不是兇手,後果也是十分麻煩的。於是在大年初五這天,***奉命帶隊趕到現場。

接受任務後,***並沒有急於接觸女會計,而是首先去了銀行,既然對方是會計,那么首先要掌握公司的財務情況,在談話中才能掌握主動。但一查之下他發現,在女會計離職前,公司的帳上已經是赤字了。既然公司帳上沒錢了,作為會計應該是最清楚的了,而她的男友也應該是知道的,那么二人冒著天大的風險謀財害命的動機是不是還成立呢?在產生疑問的同時,***已經對接下來的訊問有了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