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師德標兵先進候選人事跡展評

緊跟當代教育的步伐

五龍口尚二郭小林

時代不同,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也不再一樣。不再是有知識了,就符合當前教育的要求了,而需要有愛心、會反思、科研型人才,為此,我緊跟教育步伐,努力提升自身素質。

一、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

愛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催化劑。熱愛學生,對學生給予厚望,學生會在心裡產生感激,從而樂於接受你的教育。愛也是無聲的語言,他能叩開學生的心扉。尤其是對一些“弱勢群體”,我更要從自身做起,從家長入手,一起幫助他們。對於我們來說所有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而那些“弱者”,則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鼓勵,更需要給他們信心。我在平時教育中更是注重對這部分學生的關注。我在濟源研修茶座上的博文《讓我們等待花開》、《我們賽出了什麼》、《別用眼睛傷害他》《不經意間的春暖花開》等,都真實反映了我平時對學生的教育。以下舉一個特例,是我與學生以及其家長的一次簡單溝通。

班裡有個叫陳某的學生是我今天講的一個案例。他對學習的領會能力也不錯,屬於中上游,也就是我們說的腦子不笨。但是他有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缺點: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做著題、聽著課一不小心就神遊起來,一節課假如不提醒他,他一道題都做不完。不是在愣,就是在摳手指頭。平時我每經過他的身邊就會提醒他注意,做題時尤其在時不時點一下他,甚至在我講課時也經常指名提醒他的注意。一年下來,我在他身上花費的時間幾乎等於對班裡所有學生的關注了,心裡想到升級時他的成績肯定能夠跟上,班裡將結束“學困生”的困擾。但當改卷的老師告訴我:“你們班本來成績很好,就有一個學生沒有做完題,來下了班級的整體成績。”我馬上想到了陳某。拿到捲紙一看,陳某隻做了第一題的填空,連口算都沒有做。我當時頭都發蒙了,胸口被堵了一口氣。想自己辛苦了一學期,就讓這一個人把我打敗了。說實在話,看到那24分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翻完所有的捲紙,除了他,原來幾個剛及格的學生都到了70分以上,很是不錯,其中一個竟然考到了88分,讓我心裡舒服了一丁點。可那一下午我都堵得慌,感到窩囊死了。

放假後,我接到了陳某媽媽的電話,“老師很是對不起,某某他考試又不操心了。……考卷上的題又讓他做了,他都會做,就是考試時。……”聽到她抱歉的話語,我馬上需要給她一種信心,我不放棄、她更不能放棄。“陳媽媽,我看到題就知道孩子會做,只是注意力分散了。您放心,開學後我不會放棄他,會一如既往地訓練他的。您也要利用假期,督促他的每日口算練習。不放棄,他就會有希望。不要很在意這一次的考試,我們一起努力吧!”說到最後,連我自己也信心百倍了,想:開學後要著實多幫幫他,努力從根本上提高他的學習素養。其他幾個學困生也不能放鬆,輔差的事情還是要一件一件做的。

在那個假期里,學校每一個教師發了一本書《今天怎樣做教師》第一章的第二篇就實實在在給我上了一課——“做教育的千手觀音”。讓我更加肯定了自己平時的輔差工作。在文章中談到“教師愛的範圍還應該更廣一下,更多地灑向那些目前各方面都不盡如人意的學生,更多地關注那些教育中的弱勢群體。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有耐心,要學會等待。”有人說,花總是要開的,而我們往往缺乏等待花開的耐心。有了這個耐心,我們只要精心地施肥、澆水、鋤草、修剪,總有一天花會開的。就像美麗的神話傳說皮革馬利翁讓雕像復活一樣,我們照樣會讓那些木訥的學生,走向自己的快樂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