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員工個人事跡

8.張一峰,男,1958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靖江自來水公司黨總支委員、工會副主席、生技科長。獲“江蘇省知識型職工標兵”等稱號。

張一峰1976參加工作以來,堅持學習不放鬆,他先後系統學習了管道施工安裝維修、營業收費、水廠制水工藝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先後在營業所、水廠、計量科、生技科等部門工作。在工作中,他堅持創新,力爭在自來水生產的各個環節取得最佳的效能比;他帶領骨幹,對水廠水泵進行改造,改造後產量得到提高,節能達20%,僅此一項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30萬元;在籌劃實施區域供水工程過程中,他跑遍全市各地深入調研,繪製出《靖江市區域供水規劃》,隨後他又配合設計院繪製完成《靖江市管網規劃》,為保證全市人民正常用水、用好水作出了重要貢獻。

9.林 榮,男,195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張家港市雙山學校校長,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

林榮30年如一日,紮根在貧瘠而又偏僻的江心小島,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把他的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所有的學生。他親自在田間找到面臨輟學的貧困生小華,幫助其解決讀書費用,小華國中畢業離校後,還繼續為他籌措學費,現在小華已在東南大學深造;老家在內蒙古的范恆老師大學畢業後來到雙山學校,飲食的不習慣和超出想像的艱苦條件讓他萌生去意,林榮察覺後,想方設法為他改善生活條件,又巧牽紅線替他找到了理想的伴侶,使范老師深受感動,從而滿腔熱情地投入了工作,如今范老師已成為學校的中層領導和教學骨幹;多年來他用真心真情留住了一大批優秀教師,為學校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師資保證,使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進入重點高中的比例一直穩居張家港市前列,他輔導的學生在省、市化學競賽中也多次獲獎。他的事跡被中央、省市10餘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報導。

10.周乃岳,男,1966年3月出生,常州郵政局遞送公司西新橋遞送部投遞員。獲“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郵政模範投遞員”、“全國郵政服務百優先進個人”等稱號。

周乃岳以23年繞地球11圈的郵路歷程,使他從一名普通投遞員成長為郵政人的楷模,也從一名外來務工人員成長為“常州新市民代表”。工作中他精心收集整理了“拆、搬遷戶註冊簿”、“段道用戶名址庫”和“報刊收訂一本通”三本工作手冊,妥投“死信”、“疑難信件”11325件,是有名的“活地圖”;“周乃岳郵政投遞工作法”也被評為“常州市職工八大操作(服務)品牌”之一;他二十餘年如一日,堅持幫扶社區托老所的孤寡老人,幫他們打掃屋子、買米曬被、送藥遞水;1997年至今他個人自費一萬餘元為托老所訂閱報刊87份,被老人們稱為“親兒子”;以他名字命名的“周乃岳志願者服務隊”,義務為社區維修信報箱539次,粉刷樓道237次,堅持為社區居民提供個性特色服務,演驛著郵政與社會的魚水情緣。

11.周文舟,男,1969年8月出生,江蘇恆利集團有限公司織造車間電氣工程師。獲“江蘇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

周文舟同志愛崗敬業,平凡崗位顯身手,是解決織機“疑難雜症”的“土專家”。在公司,他肩負著108台劍桿織機的電器維修任務。其中28台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比利時產gamma-4劍桿織機。這種全電腦控制的織機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全車沒有一根傳動皮帶,各系統的運轉和同步全靠各自的步進電機控制。針對這些高技術難題,他認真翻譯隨機重要資料,邊學習邊思考,把故障一一排除,確保車台正常運轉;他善於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和解決了主電機及其控制變頻器和油泵電機、卷取電機等位置靠得太近,而造成電機發出熱量難以散發,主電機控制變頻器pb板經常損壞的問題,自我掌握了一套維修方法,僅此一項就為公司節約近50萬元,近年來,他已為公司節約500多萬元。他還經常利用工作和業餘時間,幫助其他維修人員,使運轉班的技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