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範少先隊輔導員教師事跡

郭峰,男,漢族,生於1976年12月,1996年7月畢業於曲阜師範學校,大學本科學歷,國小高級教師職稱,中國共產黨黨員。自1996年至今在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國小擔任中隊輔導員兼班主任、語文教師,XX年~XX年任學校少先隊大隊副輔導員,現任辦公室主任。

郭峰同志連續擔任少先隊輔導員工作已經16年。在工作中,他熱愛教育事業,以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和少先隊工作之中,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尤其在少先隊工作中,他積極套用現代教育管理理念,充分開發利用曲阜儒家文化教育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用自己辛勤耕耘和智慧,贏得優異的工作成績。

一、愛為基石,傾情桃李。

郭老師常說,沒有對學生的大愛就不會做好輔導員工作。在郭老師班級中湧現出濟寧市十佳少先隊員楊蘇丁等優秀學生,但他並不把這些作為炫耀的資本,而是更加關愛每一位孩子,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他常把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後進生、貧困生和行為偏差生,用愛心和恆心去引領孩子們健康成長。“我雖然不一定是您最好的學生,但您是我永遠最好的老師,我終生感激您!”正是因為郭峰老師對學生的無私摯愛,讓學生道出這樣充滿深情的心聲。

二、紮實工作,勇於創新。

(一)開展少年君子行動。曲阜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鄉,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傳統文化和道德氛圍條件,郭峰老師利用資源優勢,堅持以儒家文化“仁愛”的核心思想,開展“傳承儒家文化,爭做少年君子”活動。在活動中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禮儀教育、人格教育為重點,以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為目標,以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載體,以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為主陣地,積極營造積極的班級文化,創建特色中隊,逐步建立起少年君子活動體系,並使之融入培養“四好少年”的教育目標中,已趨於完善成熟。

(二)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郭峰同志運用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積極開展經典誦讀工程。他堅持每天組織學生課前誦讀五分鐘,在長期的堅持中,學生積累了大量經典詩文。為讓經典誦讀趣味化,他通過舞蹈、演唱、改編課本劇等多種方式不斷調動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他排演的古詩誦讀課本劇《狐假虎威》在曲阜市少先隊誦讀比賽中被評為最佳創意獎,多次匯報演出。所帶班級多次榮獲“古詩文誦讀優秀班集體”。他帶領學生應邀在在全國古詩文誦讀工程活動中到孔子研究院為海內外朋友表演,參加了全國第十屆推普周閉幕式朗誦演出和“子午書簡”節目錄製。

(三)開展體驗教育活動。XX年起,郭峰老師開始探索開展體驗教育活動,堅持至今。他凌晨四點帶領學生體驗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節假日帶領學生遊歷曲阜”;組織學生“跟爸爸媽媽上一天班”、“給父母洗洗腳”等一系列活動,教育效果顯著。在全國“杉杉杯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徵文活動中他的學生孔令熙的徵文《保護公用電話行動》榮獲一等獎並發表在《中國少年報》上,郭峰同志獲得“濟寧市體驗教育活動徵文優秀指導教師”。 (事跡材料 ) 在長期的實踐工作中,他把體驗教育和雛鷹爭章、爭做四好少年等其他少先隊活動有機結合,走出富有成效的少先隊工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