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事跡材料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一面旗幟。二十多年勵精圖治,開拓進取,他帶領一方民眾,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文明富裕之路,這條路走得穩健,走得坦蕩,充滿陽光。“最怕民眾不滿意”,這位老黨員這句樸素的話值得所有的共產黨員深思。

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赤峰市元寶山區建昌營鎮建昌營村黨委書記、寶昌企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在建昌營村民的心目中,就是發展生產的旗幟,就是民眾利益的代表,就是興旺發達的象徵。*任村書記的歷程幾乎和改革開放同步。20多年來,他帶領建昌營村幹部民眾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為興村富民做出了突出貢獻。

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帶領全體村民走出了一條振興農村經濟的成功之路。

改革開放初的1978年,建昌營村的工農業總收入109萬元,人均年收入91元。如今的建昌營村可稱得上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富村。XX年實現工農業總收入6億元,村集體收入1100萬元,向國家繳納稅金1248.4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4300元,集體積累淨資產達15318.9萬元。回顧二十年的變化,村民們異口同聲地說:村裡的變化原因有千條萬條,但最根本的一條是我們有一個開拓進取的好班子,特別是有一個心繫民眾,造福百姓的好書記。

80年代初,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農村改革如洶湧的大潮席捲大江南北,這是一次徹底解放生產力,極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事關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改革。建昌營村當然也不例外。可是怎么改?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包括建昌營村周圍的農村,都把土地分片承包到了農戶。當時,這已成為一個固定的現成的模式。然而,建昌營村的現實使*猶豫不決:人多地少,土地集中連片,路、渠、林、機、電配套齊全,水利化、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村辦企業初具規模,多數勞動力在企業就業。如果照搬以家庭為單位的土地承包模式,一是由於勞動力分散而造成浪費,不僅人均不到一畝的耕地種不好,而且企業也搞不好。二是原有的農業生產設施難以利用且面臨被破壞的危險。如果不分,土地到戶似乎又是大勢所趨!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是改革開放的理論支持。*琢磨,這大傢伙兒的事,像居家過日子一樣,得實實在在地過,實打實地乾,不能只圖形式。那年冬天,踩著厚厚的積雪,頂著刺骨的寒風,*走村串戶,聽民眾意見,找幹部商量,尋找建昌營村經濟發展的正確路子。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一條清晰的發展思路形成了:採取勞動力承包方式,走以集體經濟為主,共同富裕的路子。有了這條全村5000多民眾選定的路子,任村支部書記還不到一年的*硬朗朗地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胸有成竹地對全村老少爺兒們宣布:建昌營的地不分了。

地不分了,但改革勢在必行。1983年春,中央的農村改革政策進一步明確,土地承包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的思想如解凍的老哈河水,向著既定的目標開始舒暢地奔流。經過半年多的改革,他在不斷總結民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統一經營,專業承包,單組核算”的經營思路,創造了至今仍充滿活力的建昌營村模式。打破了一大二公的舊體制,成立了農工商聯合公司,建起了11家集體農場,逐步形成了“六統一”的管理機制,初步建立了農業社會化的服務體系。*還結合建昌營村人多地少的實際,想法增加現有土地的效益,他積極推動種植結構調整,實行集約化經營,大力發展蔬菜保護地生產,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走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農業發展路子。這些改革措施,既保留了集體經濟的優勢,又注入了承包經營的生產活力,為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奠定了基礎,為實現農業產業化創造了條件。由於這種集約化的經營模式,1986年,赤峰市種子公司選擇建昌營為種子繁育專業村,這使建昌營的經濟發展如虎添翼。十幾年來,只有1500畝耕地的建昌營村繁育優良品種上百個,上交國家良種3000多萬斤。與此同時,農民的專業分工逐漸形成,11個農場集體積累不斷增加,最高的已達7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