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事跡報告

年月日,當金色的陽光剛剛灑滿大地時,縣鎮村里響起了一陣陣劈哩叭啦的鞭炮聲,周圍幾個村子裡的鄉親們都涌到了村。原來,春源畜牧有限公司與村,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攜手共建奶牛養殖產業園區,創出了一條村企互利共贏的科學發展道路,村子這天在舉行公司成立揭牌儀式。

提起春源畜牧有限公司,鄉親們無不稱讚從本村土生土長的公司經理致富不忘眾鄉親,處處幫助鄉親,事事關心村子發展許多善舉。

回報家鄉父老鄉親一片赤誠的心  一份真誠的情

今年剛剛歲的,年從省建工建材學校中專畢業後,分配到省二建工作近XX年。期間他刻苦好學,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乾起,一步步走上了項目經理的崗位。本在他風華正茂事業有成之際,可以大展宏圖,不料年家中哥哥、弟弟接二連三出事,加上公司破產,他自己也下崗。如何使家裡擺脫困境的難題擺在了李經理的面前。人們常說:壓力也是動力。在學生時代就飽受了艱辛和困難的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他深思熟慮之後,想到了自己所學的專長和技術,自己想拉起一個建築工程隊。於是,他與原二建公司的夥伴商儀合夥成立了一個建築公司,在自己的村里苦口婆心地動員剩餘的壯勞力到工程隊幹活,當年就有60多人在他的建築公司幹活,年收入平均在8000元以上。由於他講信譽,不拖欠工資,連年來在他工地上幹活的人越來越多,到年、、等地的農民工將近500人在他工地上幹活。而且保證了工程質量,得到了建設單位的認可和讚揚,良好的信譽和工程質量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他的建築公司從此有了乾不完的工程,許多建設單位都願意把工程交給他……

在他的帶領下,幾年下來,和鄰村的農民工領到家裡的現金超過了400萬元。一部分特別困難的鄉親家裡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建了新瓦房,買了新家電。村民逯長生家供2名大學生上學,李經理將3000元現金捐給了他家,還把孩子的父母都動員到工地上幹活,幫助他們增加收入。用逯長生自己的話說:沒有李經理的幫助,我家孩子的學業是無法完成的。自公司成立以來,村里不論誰家遇上困難,知道後一定會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如老人生病缺錢治療,孩子上學交不上學費,他都要幫一把,解他們的燃眉之急。今年,當他聽到村辦學校缺桌椅板凳時,還為村上的學校主動購置了2萬餘元的桌椅。每當逢年過節李經理還把村裡的老人請到一起,給他們拜年,過節送上一份敬老的“孝心”。因為這樣的事不勝枚舉,村周圍的人倒忘了他的名字,都管他叫“孝子”。看似這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在件件小事中滿含著李經理對家鄉父老鄉親的一片赤誠的心,一份真誠的情。

一個富有同情心和飽受困苦的人才會有為世上最貧困的人謀利的熱情和真誠

說:很難想像一個連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管的人會去幫助其他有困難的人。李經理家中有兄妹5人。他住在西寧,父母親可以由在家的哥哥和弟弟照顧。但他硬是自己照顧。不論工作多么忙,他經常回家陪伴父母,還把自己一個侄兒包攬下來供他上學,整整供了他XX年。可他自己省吃儉用,從不亂花錢。更難能可貴的是有一顆讓鄉親們共同富起來的善良的心。他把村里最困難的人動員到公司里來幹活,給他們安排最能掙錢的活。因而,鄉親們都跟著他乾,有掙大錢的機會也捨不得離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