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裝卸工事跡材料

說句老實話,入團我就底氣不足,生怕政審,怕姑父的右派帽子再一次影響我入團,所以寫入團申請表填寫社會關係欄時,我就未填姑父姑母,我十分清楚,只要如實填寫,我就根本入不了團。為了自己的前途,我第一次違心地向組織隱瞞了姑父被打成右派的事實。加入了共青團,我特別高興,因為我掃除了社會關係不清的陰影,掃除了自己不能同他人一樣進步的自鄙感,我可以和其他人一樣,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展開競爭。“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相信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我一定能夠扭轉自己的命運。

我開始自信起來,活躍起來。我積極參加車間黨團組織的各種政治活動。在毛主席“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的指示指引下,積極投入當年的讀書活動。認真學習了馬克思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恩格斯的《論馬克思》、史達林的《論列寧》、列寧的《論青年團的任務》以及《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原著,使自己第一次接觸到馬列主義著作,對哲學、唯物論等社會科學理論有了初步的了解,重讀了毛澤東的《青年運動的方向》、《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還看了《馬克思傳》、《列寧回憶錄》、《中國通史》、《青年工人思想評論集》、《談小評論的寫作》等書,並且開始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李志敏是車間團支部的宣傳委員,他動員我為車間板報寫稿。那時候,黨團組織十分重視宣傳工作,車間逢元旦、春節、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國慶節都要出專刊,在李志敏的鼓動下,我開始寫起稿件來。先後寫了《螻蟻之穴,潰堤千里》、《鼓幹勁爭上游》、《糾正不正之風》等小評論,創作了《裝卸工人之歌》、《轉變》、《我和我的夥伴》等幾首小詩。從1972年5月開始至1978年2月,車間的牆報、專刊上,都少不了我的文章和詩歌。

時代造就了老一代裝卸工人,他們從舊社會出來,對共產黨感恩戴德,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赤膽忠心,老師傅給我們講解放前裝卸工被人看不起,到處遭到歧視的境遇,人們叫裝卸工這行叫腳行,叫裝卸工“腳夫”、“老馱’,封建把頭、資本家根本不把我們裝卸工當人看,常常是張嘴就罵,抬手就打,解放後,裝卸工才成了國家的主人。老師傅們深情地說“要不是共產黨毛主席,咱哪能有現在的好時光,不好好乾工作,可真對不起共產黨毛主席。”老師傅們十分敬業,兢兢業業地乾好本職工作。為了使我們儘快掌握裝卸技能,年過半百的老師傅間休時帶著我們在倉庫練習扛包技術,一、二百斤的布匹、棉包、裝滿玉米的麻包,老師傅重複著一遍又一遍地演練,累得滿身大汗,也不休息。他們驕傲地說,路局、分局技術比武,那個站扛包技術也比不過安陽站。魏文堂老師當年還是出席天津鐵路分局的勞模。我們在老工人的帶動下,也傻乎乎的跟著練扛包技能,很快就掌握了搭肩、單肩、大背這些簡單的扛包技巧,成了熟練的裝卸工人。

人們身處逆境,大都愛抱怨“命運”不好,聽任命運的擺布。我的好多一同參加工作的同志們大都如此,他們破罐子破摔,每日工余時間,打撲克,下象棋、拉閒篇,消磨時光。我很贊成但丁的一句名言佳句“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美德和知識”。對那些三個一夥,五個一群到街上閒逛消遣時光的青年,我是看不慣的。對於打牌、賭博、酗酒打罵、閒聊女人、談些亂七八糟的低級趣味的無聊之事,我儘量避開。我認為一個有志青年,應該在青春盛期努力學習,堅信“一份勞動一份收穫”,我捨不得讓時間白白流失,抽空就看書,凡人們聚集之處,我皆敬而遠之,打撲克少一人,若有不了解的人叫我參加,馬上就會有了解我的人輕蔑地說“別叫他,人家認真學習,想著上大學呢!”。其實,我何不想上大學啊,只是文化大革命打破了我們這代人的大學夢。我決心在裝卸車間這所大學裡學習,充分利用工余時間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我在日記中寫道:“紅軍啊!你要牢記這樣一句話,生活像一片大海,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到達彼岸。要是決定了,並且這決定又是正確的,就應該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