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企業家村黨支部先進事跡材料

回到**後,在當時農莊建設正處於進退維谷的艱難時期,他仍然分三次給**山寄回了三萬元錢,用於村路建設和村國小校維修。隨後,孫奎連開始在**、沉陽、遼陽的知青中為**山的扶貧奔走呼籲,並於XX年帶著一卡車的衣服和行李又一次回到**山。為解決山區農民吃水困難,他從縣裡爭取到4萬元資金,讓鄉親們吃上了自來水。

XX年,孫奎連第三次回到**山,這時一個大膽的構想在他心中醞釀成熟,看到當年插隊時鬱鬱蔥蔥的**山上的林木已經被當地的老百姓砍伐殆盡,他和知青們商量,決定把村裡的荒山包下來,成立知青林場,幾十年成材之後再還給村里,然而,也許是當時他的想法太過於高尚,也許是當時麻木的山村已經沒有多少進取的激情了,竟無人打攏他的熱心,孫奎連失望的離開了村莊。

XX年,山外世界的春風絲絲縷縷的吹進了大山。這一年**山又一次村班子換屆,在瓦房供電所退休的**山人褚寶峰被村民們選為村委會主任,這個同樣有著一腔熱情的中年人找到已經離任的老書記孫瑞,面對滿目瘡夷的大山,他們也陷入了沉思。**山未來的出路究竟在哪裡,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兩人的心中形成,他們決定從外面引一個能人來幫助他們建設自己的村莊,於是他們又一次想到了從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孫奎連。

“咱這么不提氣,人家娃還能回來嗎”?當年親手培養孫奎連入黨的七十七歲的老書記孫瑞忐忑不安的想著,但他還是隨新任村主任去了一趟**。這一去不要緊,看到孫奎連在**的發展,他們更張不開嘴了。面對鄉親們的熱情和老書記的窘迫,還是孫奎連張開了嘴,“老書記,讓我開個家庭協商會吧”。晚上,他把妻子兒子叫在一起商量:“村里誠心來請,我一定要幫這個忙,現在國家號召建設新農村,這是一個機遇,抓住這個機遇肯定能把這個忙幫好。我想回去幹上3年。” 妻子倪艷榮也是知青,她理解丈夫的情結,支持他的想法,兒子也尊重父親的選擇。於是,孫奎連把農莊交給妻子管理,把企業交給了兒子這個包裝專業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己於XX年11月15日隻身踏上了**山的土地。

像當年“上山下鄉”當知青一樣,他帶著對老區人民的一片深情、帶著老區人民對他的信任,又回到了這個小山村。

孫奎連又回來了,他告別了美麗繁華的大城市,住進了簡陋的村部,脫下了西裝革履,換上了土衣布鞋,吃著村伙房的粗茶淡飯,他與老書記和新任村主任一道對**山的山山嶺嶺、溝溝岔岔整整考察了8天,邊走邊討論治理規劃和方案。為使規劃更有科學性,孫奎連又請來遼寧、朝陽和赤峰多位農林專家進行論證。在村民大會上,孫奎連把他起草的**山村發展規劃和盤托出。村民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一個鼓舞人心、說到大家心坎里的規劃,早已對幹部失去信心的村民們甚至不相信這是真的,他們仍然顧慮重重:即使藍圖是真的,沒個能人領著乾,藍圖也落不到實處啊。突然有人提議:“就讓奎連當咱的書記吧!”村民們聽到這話後先是一愣,繼而爆發出一片掌聲和贊同聲:“同意!——”會場沸騰了。孫奎連看著被激發起來的鄉親們,熱淚一下子湧上來,他趕緊到台後鎮靜一下情緒,擦乾眼淚,回來對鄉親們說:“感謝鄉親們對我的信任,選支部書記需要走組織程式。但我向鄉親們承諾:我決定把我原定在這裡乾3年的時間表改變為8年,今年我52歲了,乾到60歲保證讓咱村人均收入達到1萬元,不達目標我就不走了!”孫奎連這話一出口,又是一陣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可是,訊息傳到**,家人不幹了:8 年?8年後你就什麼也幹不了不說,你自己的身體能行嗎,兒子剛畢業管理企業沒經驗,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顧……。可是,當他們來到**山,看到孫奎連建設新農村的長遠規劃,看到鄉親們熱情的期盼和關懷,孫奎連的家人又理解了他。是啊,8年,是中國人民全面抗擊日寇並取得勝利的時間,人的一生能有幾個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