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

xx,女,現年29歲,大專文化,xx市xx養豬場負責人。

1997年,她從xx省畜牧學校畢業後,到xx一家兔業有限公司工作,頭腦聰慧的她運用所學養殖技術,積極探索獨到的養殖方法,很快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幹。雖然公司領導非常器重她,並給予她相應的職務,但她一直不滿足於這種為人打工的現狀,她心中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山重水複疑無路

XX年,年僅20 歲的xx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放棄安逸的工作,自主創業,養豬致富。一個中專生當女豬倌,這無疑在全村掀起軒然大波。村里人說什麼的都有,父母親人更是接受不了她的選擇。但認定的目標就要闖一闖,這是xx的性格。她千方百計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毅然走上了養豬創業之路。萬事開頭難。為了選擇養豬場廠址,她不顧疲勞四處尋找,人一下子憔悴了很多。父親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主動出面與有關村聯繫,最終將xx街道xx村村西的荒山定為養殖場的廠址。為了籌措資金,她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跑了多家銀行,終於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有了第一筆資金。她建起了豬舍,購買了豬苗、豬料和獸藥,開始了艱難創業。養豬的活又髒又累,特別是夏天,豬舍糞便臭氣熏天,蒼蠅鋪天蓋地,讓人噁心。一般人見了都會敬而遠之、繞道而行,但正處於愛美年齡的她卻毫不顧忌,一門心思撲在創業上。她自己動手清理糞池、藥殺蒼蠅、打掃衛生,使場內外保持的乾乾淨淨。養殖過程中遇到技術難題,她便查資料、找書籍,有時專門跑到xx甚至更遠的地方找專家諮詢。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養的豬沒病沒災、膘肥體壯,甚是喜人。但出欄時,意外卻出現了。由於養殖品種全是本地雜草豬,很難進入大中城市的豬肉市場,出售價格很低,雖然辛苦了一年,但她基本沒賺到錢。

有了第一年的經歷,第二年xx吸取教訓,對市場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認為養豬市場前景是好的,自己養豬沒有致富,關鍵原因是養的豬品種差,生長慢、出瘦肉率低,不被市場所接受。要想改變這個現狀,就必須改良豬的品種,從外地引進優良純種豬繁育。經過多方考察和市畜牧局推薦,她一次性從湖北國家級優良種豬場引進純種母豬50多頭,產下的二元母豬進一步雜交。但沒想到純種豬對飼料、疫苗等要求非常高,用養殖本地草豬的技術進行養殖,不僅產仔率低,配種也成問題,又辛苦了一年,她還是沒掙到多少錢。這時親朋好友勸她轉行,有人還幫她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她笑笑婉拒了。她認為自己雖然沒掙到錢,但通過兩年的養殖,積累了一定的良種豬飼養技術。在養豬這條路上她還想一直走下去。

柳暗花明又一村

XX年,xx開始了再一次的養殖技術攻堅。她先後參加了多次養殖技術培訓,進行了畜牧專業的大專函授,獲得了中級農民技術職稱。具備了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她,在畜牧專家的幫助下,經過多次試驗終獲成功,她養的豬真正達到了二元雜交優勢,不僅產仔率平均提高到了12頭以上,而且生長速度快、酮體瘦肉率高,當年就銷售肥豬XX多頭,純利潤40多萬元。

近幾年來,她抓住生豬價格上揚、國家扶持大型養豬場的良好機遇,不斷加大養豬的技術和資金投入,不斷改良豬的品種。XX年,從湖北引進了大白、長白優良純種母豬30多頭。XX年,又從台灣達生澤六良種繁育場引進了杜洛克、皮特蘭、長白、大白純種祖代,進行良種繁育。通過雜交,豬的品種越來越好,生長速度不斷加快,瘦肉率不斷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豬的品種優勢逐漸顯示出來,為她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在不少養豬戶為追求經濟利益,大量使用違規添加劑、瘦肉精等藥品的情況下,xx自覺接受畜牧等部門的監督檢查,每月定期向省畜牧局上報生豬存欄量、成長狀況以及仔豬出生率、成活率等情況,堅持嚴格執行標準化養殖,精心挑選豬飼料,嚴格控制藥物使用,只添加少量生豬生長所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樣出欄的肉豬品質優良率達到了100%,並且出欄的時間比普通豬提前半個多月,養殖場養殖的每批豬都被一些大型超市以高於市場3至4角錢的價格預訂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