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心得體會公文大全(原創最新)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這是對國有企業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為我們指明了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即在基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努力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一、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成效顯著

國有企業改革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體經歷了擴權讓利、承包經營、制度創新、以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四個階段。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一中全會提出,力爭到本世紀末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要求,到2010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國有大中型企業繼續實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在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的過程中,黨中央始終堅持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國有企業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最佳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不斷加強。XX年末,江蘇地方國有企業(不含金融企業)4255戶,比1994年淨減少約1XX戶,連續12年平均每年淨減少1000戶。現在,全省國有和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占全省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總數的2%,其中國有獨資工業企業占0.9%。但全省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國有資產在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集中度大幅度提高。XX年度全省百強企業中,國有企業有39戶,營業收入占百強企業的45.3%。預計到今年底,全省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不含金融資產)超過1.3萬億元,比XX年增加6700億元,五年增長1.1倍;利潤總額超過350億元,比XX年增加280億元,五年增長3.9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逐步健全,國有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發揮各自優勢,平等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實踐證明,黨中央確定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國有企業改革方向完全正確。

二、當前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的重點

一是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最佳化資本結構和企業結構。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向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集聚,向具有優勢的大企業大集團集聚,向企業的主營業務集聚。二是以加強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公司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的一種有效組織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公司制的核心。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重要條件,也是國有企業真正走向市場、轉換經營機制的重要舉措。要規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職責,做到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當前重點是要推進外部董事制度建設,最佳化董事會結構,規範董事會運作,提高董事會科學決策水平。三是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加快轉換經營機制。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的關鍵,是在國有企業內部形成適應競爭需要的市場化機制。要實施有效考核、有效激勵和有效約束,形成有效的壓力動力傳導機制,層層落實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四是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管理科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特徵之一。要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借鑑與融合相結合,“短板管理”與“標桿管理”相結合,切實加強戰略管理、財務管理、投資管理、集團公司管控和企業信息化建設,夯實企業科學發展的基礎。

三、健全現代企業制度,要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現代企業制度作為一種有效的企業組織和管理制度,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共同成果。在我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實現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的有效途徑,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緊密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緊密結合中國國有企業的實際。要深入研究並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使黨組織的制度、工作規則與公司治理機制有機結合、協調運轉。黨中央一直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個重大原則,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黨的十七大通過的《黨章》,對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作了明確規定。

我省地方國有企業有31萬在崗黨員,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國有企業的優秀人力資源。要堅持在改革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創優,把國有企業黨組織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政治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是積極探索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與途徑。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省委和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在本企業貫徹執行以及完成企業生產經營任務的保證作用,對黨員經營管理者以及其他人員遵紀守法的監督作用,對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依法行使職權的支持作用,對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參與作用,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工會、共青團等民眾組織的領導作用。二是堅持不懈地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關鍵是要有好的領導班子。要深入開展以“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為目標的“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根本、能力建設為重點、作風建設為基礎、制度建設為保證,不斷提升企業領導人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企業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奮發有為、團結和諧的領導集體。三是堅持不懈地加強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增強企業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把促進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的新發展,作為企業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檢驗企業黨建工作成效和黨組織戰鬥力的主要標準。廣泛深入開展爭創“五好”黨支部、爭當“三強”黨支部書記的“雙爭”活動,積極培育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示範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民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四是堅持不懈地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建立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黨員,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紮實抓好黨員培訓,把生產經營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生產經營骨幹。積極探索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的新途徑、新辦法,加強黨員隊伍的能力建設,使黨員密切聯繫職工民眾,全心全意服務職工民眾,通過在生產經營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來體現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