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胡總書記十七大報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論述

社會主義的生命始終不渝的目標――

解讀十七大報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論述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宏偉藍圖和輝煌前景。報告分別從6個方面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執政黨建設進行了全面而具體的部署。

一個個新思路、新論斷、新舉措,引起黨內外、國內外高度關注。

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透過十七大報告,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方向……

擴大民主成為全面小康新目標

十七大報告在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將“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作為五項新要求之一,成為引人注目的一大亮點。

黨的十六大報告在勾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時,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等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廣大人民民眾對社會主義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十七大報告緊扣社會脈搏,順應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的新情況,將“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更加豐富、更加完備。

十七大報告還充滿激情地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時的情景:屆時的中國,將成為一個“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

從“積極穩妥”到“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相較此前的“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提法,這一表述的變化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政治體制改革既要積極穩妥,又要不斷深化,才能與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的形勢相適應。

政治體制改革應該如何深化?十七大報告明確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一個方向、一個根本、一個目標,即:

――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

――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報告進一步指出,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

擴大人民民主提出多項舉措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深化了對人民民主的認識,把人民當家作主界定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明確提出要“擴大人民民主”。報告還從多個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舉措,以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七大報告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3項措施。報告提出,要“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這一重要舉措,體現了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理念,這必將使執政黨和國家權力機關的關係更加規範和順暢。報告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必將消除選舉中的城鄉差異,進一步擴大廣大農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擴大他們在國家權力機關中的發言權。最佳化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將使人大常委會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規、監督“一府兩院”。

“制定與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十七大報告中的這一原則性要求讓代表們感到十分興奮。這意味著,我國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決策過程將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重大政策,百姓將擁有更大的參與權、發言權。

“公民意識”一詞首次出現在黨代會的報告中,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增強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公民意識,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無疑是擴大人民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撐。

人民將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十七大報告的這一提法,讓人眼睛一亮。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十七大報告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層民主必須作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進一步凸顯了基層民主的重要性,讓人們對未來基層民主發展充滿了期待。報告進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民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民眾自治範圍,並要求推進廠務公開,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

“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民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根據十七大報告的要求,政府公權力的範圍有望被進一步界定;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狀況有望進一步改變;不屬於政府行政管理範疇的社會生活、社會事務都由民眾自治,從而擴大民眾自治範圍,以更好地發揮村民委員會、社區居委會、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發揮社會組織在擴大民眾參與、反映民眾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增強社會自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