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創建特色學校實施方案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儘快地培養出一隻既能滿足現在教育需求,又能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五)、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創新班級管理,創建學校特色,達到校園有亮點,班班有特色,提升辦學品位。

(六)、結合本校實際,進一步晚上學校管理、評估制度,使學校管理、教師考核逐步趨於科學化、人文化,關注師生的生命與發展。

四、遵循的原則

1、發展性原則。 2、整體劃分、分項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

3、校本性及循序漸進的原則。

五、實施運作程式(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3月下旬至3月末,學校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明確創建特色學校的意義及目的。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

2011.4.初-2011.10.30為實施運作階段,具體工作如下:

(一)、打造德育教育品牌。

1、重點抓好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認真貫徹落實《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一日常規歌》,以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進一步健全周會、班會制度,幼稚周領導、班主任、值周教師認真總結一周學校、班級情況,表揚先進,指出問題,明確努力的方向,保持優良的校風、班風。同時,健全衛生、紀律檢查制度。學校設衛生、紀律監察崗,確保“學生一日常規歌”的執行落實。

2、認真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專題。

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圍繞每月的教育主題開展教育專題活動。如:三月份開展“綠色環保、構建和諧”主題教育實施活動;六月份舉辦文藝節目演出;七月份可以結合黨的生日,開展“祖國在我心中”徵文演講比賽和德育知識競賽等。除此,我校將計畫通過校園廣播、板報、繪畫展覽、主題班隊會、主題講座等多種形式開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活動。

3、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教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德育的核心輻射作用,把德育融合到各學科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語言美,提高學生分辨“真善美”與“假醜惡”的能力,是教學過程也因德育的滲透而變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時每位教師更要加強師德修養,為人師表,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從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淨化學生的心靈,樹立學生的榮辱觀及道德觀。

4、加強教師的隊伍建設,促進班主任隊伍向專業化發展。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創建特色學校的關鍵,要發掘本校內在教師資源,加大培養有獨特風格的特長教師的力度,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廣大教師苦練內功,培養有一定專業特長且滿足特色學校建設需要的一大批教師,確保特色學校建設的順利實施。加強對教師專業水平及能力的培訓力度,特別是對班主任的培訓。抓好班集體建設,樹典型、打造特色班級,行之有效地召開班主任例會,班主任間相會交流、匯報,共同提高,以促進班主任隊伍向專業化發展。

5、建立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

建立家長學校,定時召開家長會,班主任要經常家訪,與家長取得聯繫,齊抓共管,促使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