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供電所防範竊電的實施方案

2.1.1 在實行抄表、覆核、收費三者分離的基礎上,防止竊電的關鍵在於抄表和覆核兩個環節。用電檢查人員要加強對抄表和覆核的監督,規定抄、核人員負有發現竊電行為和舉報的職責,一旦發現有明顯竊電而抄表和覆核人員未發現或發現不舉報的,必須作失職處理。同時,供電所應積極推行反竊電與線損考核相結合的管理辦法,對抄表人員實行一人一區的管理,獎勤罰懶,發動大家一起查找竊電點。

2.1.2 電力行銷制度的建立和落實,行銷工作辦事程式和辦事規則的制定和執行,是堵塞工作中的漏洞和失誤,防止內外勾結竊電的有力措施。推行行銷管理規範化、台區化、精細化為主的“三化”管理是一種較有效的管理辦法,對防範竊電行為的發生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2.2 抄、核、收管理過程中的防竊電技術措施

2.2.1 為做到業擴流程與抄、核、收管理的銜接和協調,實現全過程管理和監督,必須搞好營業普查工作,建立完善的用戶台賬,對新用戶第一、二次抄表進行跟蹤,並將用戶準確的月用電能量和日用電能量、負荷利用率以及用戶的生產班制等歸入用戶檔案,為日後分析用戶用電變化、判斷用戶是否存在竊電行為,做到有目的查處竊電提供參考依據。

2.2.2 對用電大戶和重點用戶,必須加強對其用電裝置和用電情況的跟蹤調查,建立跟蹤檔案,重點管理。對用電大戶和重點用戶的管理實行“責任田”管理辦法,供電所與責任人簽定責任狀,一旦管理對象出現竊電行為,不僅追究竊電者的責任,還要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扣分。

2.2.3 對中途改變用電類別的管理,要建立內部牽制機制,實行責任追究制度,要求辦理者對用電類別和電價核定的合法性、準確性負責,杜絕在用電價格上少核高價電或不核高價電。

2.2.4 對臨時用電的用戶,無論用電時間長短,都要裝表計量,按時抄表收費,並建立臨時用電台賬。臨時用電結束時,必須立即拆除供電線路和計量表計或轉為正式供電。

2.2.5

加強對計量設施的改造,不斷引進防竊電新技術、新產品,更換老式電能表和互感器。

2.2.6 對不合格計量裝置,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2.2.7 加強對封鉗、封印的管理,對封鉗、封印必須實行統一管理,指定專人負責,領用登記,責任到人,稽查人員對使用情況要經常檢查。

3 查處竊電過程中的防竊電管理

3.1 查處竊電過程中的防竊電組織措施

3.1.1 建立健全用電檢查機構。通過公開競爭選拔任用用電檢查人員,在供電所設用電檢查班,在業務上接受公司稽查大隊的指導,從而形成供電公司和供電所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反竊電組織網路,並加強對用電檢查人員的專業培訓,取得合法的檢查資格。

3.1.2 建立一套系統規範的用電檢查管理辦法,對檢查程式、檢查紀律和辦事規則等進行規定和規範,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究。

3.1.3 加強電力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一是在竊電的處理過程中,要本著“教育、懲處、教育”的原則,做好用電稽查中的解釋說教工作,使用戶真正懂得竊電是違法行為,主動承認錯誤,接受處理,保證今後不再竊電;二是加強對竊電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