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策略的研究實施方案

《國小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策略的研究》實施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1、研究的目的、意義。班主任是學校的中堅力量,是學校骨幹教師的最密集人群,教師隊伍的專業化,首先應是班主任的專業化。“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一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與班級工作的成功與否關係極大,而班級工作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班主任。班主任是學生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學校管理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關係到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可見,班主任是負有特殊職責的教師,不僅其工作的複雜程度高於普通教師,工作的重要性也高於普通教師。從這一角度看,班主任應具備比普通老師更高的專業水平和更複雜的專業能力,班主任專業化應成為教師專業化過程中的一個核心領域。然而,我們發現,當前的教師專業化研究主要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研究,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問題並沒有被納入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視角,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

進行班主任專業化的研究,提高班主任的專業水平更是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國家教育部周濟部長提出,要把班主任由教書的“副業”變為育人的“主業”,而要實現班主任從“副業”轉變“主業”的必由之路,就是班主任專業化。因此,教育部明確要求:“今後凡擔任中國小班主任的教師均需接受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我們在研究中發現,許多班主任工作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警察式”“家長式”“保姆式”的班主任普遍存在,經驗、感覺、慣例仍然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依據,高壓政策和行政命令等管理方式成為最常見的班級管理方式。班主任工作本應是充滿藝術性和挑戰性的工作,它不僅能夠促進教師快速成長,而且能夠為教師最大限度地體驗自我價值提供平台。一個內外兼修、素質過硬而聲名遠揚的班主任,會使他的學生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在這樣的班主任老師領導下的班集體中學習、生活,會感到自己很幸運。

目前,我校教師普遍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份苦差,單調乏味,許多教師唯恐避之不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不高,疲於應付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僅僅轉變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並不能帶來學生學習方式真正的轉變,班主任工作方式的轉變也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一個重要外部因素。

可以說,研究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策略、提高班主任的專業水平是推進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更是我校急待解決的一個迫切問題。

2、研究的現狀。班主任專業化問題研究具有中國特色,這一問題在國外很少有研究。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沒有明確設定班主任崗位,雖然也存在著一部分教師承擔的職責類似於我國的班主任,但由於沒有從行政職能的角度對他們的角色進行明確界定,所以對這部分教師的研究通常與教學研究結合在一起。中國的班主任研究則從1952年設定班主任工作崗位就開始了,班主任專業化問題的研究是對傳統的班主任研究的延續和超越,新課程改革是這一研究問題得以提出的重要背景和原因。“班主任專業化”這一課題在目前國內的研究也不多,只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中有所涉及,但也只是從如何關愛學生,以情感的力量來展開工作,相對比較零散,而且大多都停留在經驗層面上。

3、研究的依據:

(1)理論依據。xx年10月26日,首都師範大學王海燕副教授首次提出“班主任專業化”這一概念,南京師範大學的班華教授發表了多篇有關班主任專業化的文章,出版了《班主任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xx年《人民教育》推出了班主任專業化的系列專題文章,xx年7月,青島市教科所翟廣順所長出版了《班主任專業化與班級建設縱橫談》。目前,一些教育專家已經在研究班主任勞動的性質、班主任專業化的內容、標準、目標、基本途徑和班主任專業化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為這一課題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

(2)實踐依據。學校明確提出,經過五年的努力,全校班主任隊伍素質整體提升,班主任隊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專業化程度明顯改善,班主任工作特色充分彰顯,班主任隊伍管理機制更具活力,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的骨幹作用得以充分發揮,造就一支勤於實踐、樂於奉獻、教育風格鮮明、教育藝術高超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培養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的模範班主任和德育專家。

4、班主任專業化的基本內涵:班主任專業化就是以教師專業化為基礎,以專業的觀念和要求對班主任進行選擇、培養、培訓、管理和使用的過程。主要包括在職業道德上,從一般的道德要求向專業精神發展;在專業知識和能力上,從“單一型”向“複合型”發展;在勞動形態上,從“經驗型”向“創造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