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方案

關於開展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文明建設,提升廣大師生文明素養,培養文明習慣,充分發揮學校在文明養成、文明傳播和文明實踐的主陣地作用,根據《中共廣饒縣縣委廣饒縣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的意見》(廣發[xx]17號)和《全縣教育系統“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廣教發[xx]54號)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經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第一,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就要把培養人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終目的。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堅持從小事做起,從不文明現象抓起,引導師生從自身做起,全面提升師生文明素質,把促進教育科學發展與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第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文明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開展這次主題實踐活動,有利於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於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利於促進素質教育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有利於開創實施素質教育新局面。

第三,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是提升學校良好社會形象的現實需要。長期以來,我校充分發揮文明傳播主陣地的作用,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和普遍尊重。同時也要看到,學校文明建設也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個別教師職業道德失范,個別學生文明意識不強,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為了適應社會對優質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長,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法制觀念。開展這次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學校文明建設,維護學校良好形象,充分發揮教育在社會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第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是營造良好人際關係、構建和諧教育的重要手段。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文明與和諧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無論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無論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還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都需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全社會的文明程度。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從日常行為養成入手,把構建和諧教育的目標滲透到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的各個方面,規範師生員工的言行,營造文明健康的道德風尚、安定有序的教育秩序、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促進全體師生員工的團結友好和睦,充分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是建設和諧教育的重要基礎工程。

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要求

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提高廣大師生文明素質為目標,通過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與文明同行。師生員工遵守《市民文明公約》,教師文明執教,依法從教,為人師表,敬業奉獻;學生自覺遵守《中國小生守則》、《行為規範》,在學校爭做文明好學生,在家庭爭做文明好孩子,在社會爭做文明好公民。為加快推進全縣教育和諧發展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為確保xx年我縣繼續躋身“全國文明縣城”行列做出新貢獻。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全員參與。廣大師生員工是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的主體和受益者。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的全方位需要作為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宣傳發動和思想教育貫穿到活動的每個階段每個環節,動員廣大師生員工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來,人人參與,共同提高,形成人人感受文明、建設文明、提升文明的生動局面。

2、重在實踐,貴在養成。要立足教育實際,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潤物無聲,春風化雨,真正把主題實踐活動轉化為師生員工的自覺行動,使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成為展現實驗中學教育人良好精神風貌的過程,成為追求文明走向文明的過程。

3、科學籌劃,循序漸進。開展“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必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推進。

4、常抓不懈,務求實效。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一手抓活動推進,一手抓長效機制建設,讓文明之花常開,讓文明之風永駐,推動學校教育文明水平持續提升,讓廣大師生員工切身感受到主題實踐活動帶來的新成效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