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加強傳統教研探索校本教研運行機制的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為了加強我校教師的教研意識及能力,真正做到教研興校、教研促教,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豐富教育教學理念。以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研究內容,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為形式的教研活動。現結合我校的教研現狀,將《改進加強傳統教研,探索校本教研運行機制的研究》定為研究課題,為使研究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制定本實驗方案。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義

背景:校本教研以研究解決學校、教師所面臨的教育教學問題為出發點,以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和每各學生的發展為宗旨,是自下而上的日常教研活動,其核心是立足本校力量、針對本校問題、提升本校教師、服務本校教學。而當前我校校本教研製度的制定比較綱性,操作性不強,導致開展比較隨意,不便以檢查落實;教研活動大都圍繞上一級的教研活動和日常的教研而開展,缺乏實際的制度約束和實事求是的開展。因而在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一輪的時期,我們應該直面實際問題、認真思考對策,以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

研究意義: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實驗,努力幫助我校制定一套規範、科學、操作性強又有實效性的校本教研製度及一整套的操作實施方案,使教師個人、教師群體在行動研究中得到專業成長,使校本教研製度成為學校制度的一種制度文化。

二、研究的理論依據

根據一級課題提出的理論依據:《校本教研叢書》——吳剛平、劉良華主編,《校本教學研究》——劉良華主編,《課程改革發展鋼要》,相關教育教學管理叢書,國家、省、市教育相關檔案。

三、研究目標

建立健全學校校本教研製度,探索科學有序的運行機制,使校本教研製度成為學校制度的一種制度文化。

四、研究內容

我校根據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小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的工作意見》的規定製度結合我校實際建立相應的五種校本教研製度:即建立問題記錄製度、建立對話交流制度、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建立校本小課題研究實驗制度、建立評價考核制度。根據制定的制度實事求是的組織、開展,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從而形成一套規範、科學有序的校本教研製度。

五、校本教研組織管理機構

成立“象山國小校本教研工作小組”,其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姚彩鳳

職責:主持課題的全面工作

副組長:黃雪峰(課題具體負責人,分管數學教研組活動)林小亞(分管語文教研組活動)

職責:撰寫課題實驗方案、課題計畫、總結。督促課題組保質保量按計畫組織實施。負責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強對學校教師教科研的指導和管理,及時檢查各項教科研工作的落實、進展情況和教科研工作交流。

成員: 童曉芬 林桂花 吳菲芳 李婉婷 黃紅紅孫曉雲 朱雅晶 吳琳

許婷婷 許萍萍 柯幼沫 傅梅蘭

職責:實驗教師,自覺遵守學校制定的校本教研製度,按質按量完成本職工作,認真完成教學常規規定的“八項”環節。

六、研究方法

文獻法、類比法、資料法、實驗法

七、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10年1月至3月,課題開題。

第二階段: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建立健全配套的學校制度,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運行機制。

第三階段:2010年12月,課題結題。

八、研究預期難點及創新點

難點:

1、傳統日常教研活動形式、作用對教師的影響與校本教研形式的碰撞。

2、學校管理、評價制度對校本教研製度的不適應性及改革的困難程度。

3、理論指導的缺乏。

創新點:

1、建立健全五個制度。一是建立問題記錄製度。二是建立對話交流制度。三是建立學習培訓制度。四是建立校本小課題研究實驗制度。五是建立評價考核制度。

2、與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相匹配的運行機制,在校努力建立“教師主動、上下互動、左右聯動、典型帶動”的工作格局。

九、具體措施

建立健全配套的五種校本教研製度,具體要求如下:

▲建立問題記錄製度

1.教師本人教學問題:倡導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行為、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把教學常規中的教學反思的存在問題記錄成問題記錄單,要求每位教師每兩周至少提出一個問題。

2.同伴教學問題(即時交流問題):為了讓教師養成即時交流、即時記錄的習慣。要求每位教師每個月至少交流兩個問題,並形成交流記錄單。以上兩項記錄單納入月工作量檢查。

▲建立對話交流制度

1.即時交流:為了讓教師養成即時交流、即時記錄的習慣。要求每位教師每個月至少交流兩個問題,並形成交流記錄單,從而提升為有價值的話題。

2.對話交流:①每周有固定的教研組問題交流會,(語文組周五上午第二節,數學組周五下午第一節)把教師每個月的問題匯總並進行篩選,形成有價值的話題,各教研組每月至少把問題提升為1個有價值的話題,然後確定為專題,再結合實際提升為校本小課題,達成共識後立即確定人選進行實驗。實驗人員可以是教師自己本人,也可由教研組長、骨幹教師或曾經有擔任過課題的老師牽頭組成小課題小組進行行動研究。②結合“周四聽課日”和“每聽必評制”兩項制度,提倡同伴進行信息交換、經驗共享、深度會談、專題研討,要求做到公開誠然,深入剖析的交流,互不遮掩、互不忌諱的交流,注意作好相應記錄。

▲建立學習培訓制度

1.自學制度:學校為每位教師準備統一的學習筆記本,要求教師堅持自學,看書讀報,學習理論書籍,並有重點摘記,每學期至少有8—10篇。

2.集中學習制度:要求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由語、數組成員輪流負責,在集中學習之前先找相關的學習內容,學習時先談自己學習後的體會,然後組織成員進行交流討論,最後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