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常規考核管理改革(備課、講課)實施方案

一、針對目前我校備課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革方案

1、大部分教師備課以“量”為本,形式主義。

教學管理對教師的備課檢查,過分強調“量”化考核,我們檢查方法只是停留在“數教案”這一機械模式,忽視備課的內質,致使許多教師出現了應付檢查式的備課或抄教案,或直接下載教案,甚至補教案。這種無效勞動浪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及精力。

2、以“本”為本,權力至上。

以“課本、教參”為本的傳統教學觀念,嚴重禁錮了教師的教學思想,許多教師不敢越雷池半步,視教科書、教參為權威,致使備課出現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象。教師備課單純依賴教參,或主備教師下載的教案,備課缺乏創意,使課堂教學缺少活力。教師工作是創新性的,很難適應課改的要求,很難做到減負增效,實現有效課堂。

3、以“我”為主,缺乏協作

教師備課時往往是單兵作戰,缺少交流與協作,學科之間更是缺少整合。

二、提出減負增效,決戰集體備課的策略

隨著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進一步強化,如何與時俱進地改進備課方式,以紮實有效、講究實用等教師能接受的方法,解決備課的普遍性問題:如何將基於課題研究的方法用於備課,將校本培訓、校本管理、校本課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解決綜合性問題等突顯出來。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思考,認為集體備課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較好的載體。

(一)集體備課 的基本流程

1、定量主備2、集體評議3、完善整理4、復案補改5、教後反思

(二)集體備課的研究

1、主講內容研究

主講內容是主備教師對主備教案的具體說明,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

(1)對教材內容和學習者的分析,即站在教者、讀者、作者或編者的角度作深入的分析。

(2)對設計意圖的說明,即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3)對教學環節設計的分析,即重點放在目標的達成與重難點的突破設計分析上。

(4)對層次性作業設計的說明,即從設計有梯度的作業並在體現梯度中讓學生有所選擇的角度作具體說明。

2、主備教案研究

主備教案的質量是集體備課的關鍵,直接決定輔備教師的教案調整狀況。因此,要根據教師的特長分配備課內容,使主備教師的“長處”融合成全組教師的共同“長處”,避免個性“短處”可能給教學工作造成的損失。

對主備教案的要求

(1)每一節課都必須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前準備(包括媒體設計)、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設計,板書設計、課後連結、、綜合性作業、教學反思。

(2)每一課時要有教學要點、教學流程、作業設計(評價設計)。

3、教案調整研究

相同的教案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教師,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學生,不適合就要調整。反思調整是促進教師提高的有效途徑,只有經常反思,不斷反思,不斷調整,才能不斷提高。備課組每位輔備教師要在教學上各有所長,個人研究各有特色。因此,發揮集體的智慧,把全組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調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個最佳化群體,以彌補主備教師的不足。

(1)一度調整:即輔備教師在集體備課活動前,抽時間瀏覽主備教案,結合本班學生實際作一些調整,註上個人見解,對主備教案作教前個人構想調整。

(2)二度調整:即在集體備課集中活動時,在主備人主講後,輔備教師根據主講內容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談個人見解,討論交流,對主備教案進行調整,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博採眾長,在空白處做好調整、修改,儘可能形成個性化、特色化的教案。(集體討論交流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個人思維火花的瞬間迸發。)

(3)三度調整:就是平時說的教後反思。課後,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並以書面形式進行記錄。經常反思,可以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完善,這對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是相當重要的。

(4)四度調整:在下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前,針對上1—-2周的教學內容,教師交流各自的教後反思,這是教後反思的展示性匯報,包括教學的重難點、訓練題的設計、學生方面等。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風格,教師們就會有不同的教後反思,但這其中肯定要有對主備教案共同的反思,因為這是把教案運用於課堂教學後所產生的感觸,一定會更深刻。交流時選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廣納眾長,作補充調整。

“四度調整”的調整時間依次是:集體備課活動前、集體備課活動的前半段時間、課堂教學後、下一次集體備課活動中。

三、集體備課的管理

(一)教案管理

1、時間要求。要求主備人按要求完成備課教案,將自己列印好的教案在主講前兩天分發給組內教師及主管領導,並要求教師在兩天內作好教案的調整。同時交主管領導指導並簽字。主管領導對備課指導情況作簡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