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形成有效學習方法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理論基礎、現狀分析 1、時代趨勢:學會學習是新時代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正面臨著一場“學習的革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 “現代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會學習早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核心。學會學習就是要學會“高效率地處理信息以創造新的資源”的方法。這就要求受教育者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技能,追求更有效率的學習過程,達到更有成效的學習結果,因為“未來唯一持久的優勢,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會有效學習”的人才才是時代發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2、現實需求: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在我們這裡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六年,我們欣慰地看到課改確實改變了許多,巔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教學思想的交流與碰撞,引發了人們對於人才定位的重新省思等,但是,我們也不無失落地看到,孩子們似乎沒有真正從學習中體驗到持久的快樂,我們似乎沒能如願地從孩子們的眼睛中看到我們所期待的光芒。冷靜觀察分析某些教學現象,不難發現師生關注的仍然是最後的結論,教學改革中熱衷的更多是“拋”給方法,甚至不自覺地操作教法,而不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方法、掌握方法。通過和孩子們的交流我們發現,課改大舞台中許多華而不實的“課堂說唱”開始使他們在學習之門面前感到惘然,“找不著北”的感覺影響了他們對於學習的信心和熱情,而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循序漸時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訓,使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就,便顯得非常迫切了。 3、理論基礎:以學生髮展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便告訴我們“以學生髮展為本”是新一輪課改的基本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便要求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要求徹底改變以往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機械的學習模式,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呼喚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持續發展的課堂。而對於每一位教育者來說,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引導他們學會學習,讓學生學得更加主動,更加有效,既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4、國內外同類問題研究現狀以及其帶給我們的借鑑與啟發價值。 國內外研究現狀:“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是近幾年國際教育研究的熱點之一,它正逐漸取代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成為教學改革的新方向。近年來很多專家、學者也日益重視學生學習策略的分析與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只有當學生積極想學而又懂得怎樣學習時,他們才可能取得理想結果。”而在中國,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許多學校已經意識到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對學法指導開展了課題實驗,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借鑑與啟發:學會學習,重在掌握方法,從國內外學習方法的研究現狀看,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調查、分析及分類上,而針對學習方法的使用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的研究還比較缺乏。相比之下,本課題著重從教學實際出發,著重探討的是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的“教學行為”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行為”服務(即“教法”要為“學法”服務),研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教學行為、探尋教師進行學法指導有效性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實踐與研究價值。 三、本課題的界定和研究的具體內容。 1、課題的界定 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用以獲取信息、增強能力和提高學習效率的任何活動。這個方法往往是帶有學生個性傾向和經驗性的策略,如語文教學中識字的方法,提問題的方法,朗讀的方法,數學教學中尋找計算規律的方法,解答套用題的方法等。 指導學法: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強化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目標管理,對教師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設計,探討有效的學習理念的滲透和指導策略的有效實施,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學法指導不僅僅是機械的方法授予和操作演練,而更重要的是通過引導探尋學習方法,體驗學習樂趣,最終形成對學習方法的積極情感和信賴,達到“自主學習”的境界。 有效學習:有效學習是針對無效學習和低效學習而言的,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套用恰當的策略對學習內容進行主動的加工,在一定時間內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自身獲得發展的過程。 促進有效學習: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是指教師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善於“點撥”,重在“引導”,引發“參與”,鼓勵“對話”,通過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積極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情感,使之不僅會學習,而且學得有動力、有成效。 2、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主要探索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學習方法,逐步形成“方法意識”,讓學生在學方法,選方法,用方法的過程中打開自主學習之門; 研究分析能夠促進中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師教學行為特點、規律,總結歸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具體教學策略,以及在新的課改精神下以學法指導為特點的課堂教學的結構、特點、操作程式、注意問題、適應範圍及評估體系; 摸索逐步轉變將學生置於被動地位的教學方式,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主體參與、主動探尋中得到方法的“金鑰匙”,實現有效學習的目標。 四、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 本課題研究主要探索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學習方法,逐步形成方法意識的有效途徑和策略,讓學生在學方法、選方法、用方法的過程中,轉變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打開自主學習之門,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總目標邁進,並形成終身學習能力。

具體目標包括:

1、喚起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對所要達到的學習要求及其價值有所認識,能自主規劃、合理安排、主動追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激發樂於探究的情感。學生能有創造地學習,不滿足於獲得現成的答案或結果,獨立思考,多向思維,善於綜合,創造性地運用,勇於探索。

3、培養反思調控的能力。學生能在學習上自我調控,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獲得大量感知認識,並學會比較、分析、選擇、調整,逐步掌握系統的方法體系。

4、提高信息處理水平。學生在大量方法信息面前,能及時捕捉信息,敏銳感受和理解信息,能有選擇地汲取,並根據需要進行分類、整理、選擇。

5、培養合作分享的情感。學生能適應群體或團體生活,具有人際交往的意願和能力。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學習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產生教學共振,達到理想的教學境地。 對教師在教法改革提出的目標是,著眼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樹立引導“學法習得”的意識,能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教材,根據教師自身實際制訂適宜的學法目標,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參與、啟發探究、交流檢驗、鞏固提升”循環反覆的過程落實學法的傳授,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理想。 五、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指導原則、研究策略與方法 1、實踐指導原則 (1)、大處著眼,細處著手,持之以恆。在課題研究實踐中,既要逐步讓全體教師體會,加強“學法指導”的教研主題是轉變師生教學方式的主渠道,最終將形成學生愛學習、會學習的學風,更要把主題探索落實在日常教學中,不斷豐富主題的子系統,並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使主題避免空洞化。同時我們要明確完成一項課題研究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它需要理論學習,內容拓展,教學實踐,專題反思等循環反覆、螺鏇上升的過程。一次經驗交流,一個教學公開日,只是一個載體,我們必須持之以恆,堅持實踐與反思相結合的教學研究理念。 (2)、辯證看待,循序漸進,切忌矯枉過正。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須保持辯證的理念,避免絕對化:一說傳統學習不好,就非要把接受學習貶得一無是處;一說過程比結果重要,非要把過程抬上天,結果扔在地,這些都是不辯證的後果。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時刻注意,不能為了方法,把課堂變成方法傳授課、方法訓練課,而是要給方法多一些實踐的土壤。關鍵是讓學生在方法實踐中,學會自主探索,體會方法為學習帶來的好處。 (3)、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與課題研究的關係。要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堅持教、研結合,不單純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不純粹為了科研任務而研究,堅持以教帶研,以研促教的工作思路。本課題研究是以課堂實踐研究為重心,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們教研的最終目的。專題研究是為教學服務的,課題研究脫離了服務於教育教學這一軌道,必將空洞化,形式化。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注意避免把課題研究凌駕在教學實踐之上的錯誤傾向,不能因為要展示教研的某個成果而改變了教學本該有的特質。 2、研究策略與方法。 研究策略:堅持行動研究為主的策略,將教學與研究有機結合,以教育實踐研究法為主,輔之以問卷測驗法、個案分析法、比較法和文獻法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個案調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重點測試和個別訪談相結合等多種方式並舉的策略。前期研究內容主要採用觀察法、調查法、問卷法、文獻研究法等,從多學科、多角度收集情報資料,分析教師行為特徵,找準突破口。具體研究階段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在行動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動,逐步完善有效的學法指導系統和實施策略。總結階段,採用抽樣調查法,評價學生素質能力和教師專業發展情況,綜合採用“質”和“量”結合的辦法,形成研究報告。 研究方法:教育實踐研究法、個體觀察法、問卷訪談法、總結法、文獻法、個案分析法等。 六、研究程式和進度 結合我校師資水平及本課題重難點,本課題計畫分三個階段實施,並在各個階段靈活採用“學習、實踐、反思、總結”的模式循環反覆、螺鏇上升,進行科學務實的研究。 xx年5月—xx年9月為準備階段; xx年10月—xx年2月為實施階段; xx年3月—xx年6月為總結階段。 第一階段:實驗準備階段(提高認識,典型引路,xx.5——xx.9) 1、組建課題組,學習相關理論。 2、制定研究細則,通過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方式,了解、研究學生目前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等學情,以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教情。 3、形成課題目標,確定學科子課題研究方案,完善管理制度,成立子課題組,建立課題研究部落格,制訂階段工作計畫。 4、通過教育部落格、教育論壇等方式,互相推薦、學習有關理論文章,開展理論交流會,或聘請專家指導,或推出典型課例,提高認識,樹立實驗研究信心。 5、提出課題組成員資料積累要求:每人每學期總結經驗文章一篇;整理典型課例一份,要有反思或點評;參與相關活動的部落格記錄、聽課筆記、學習筆記若干。相應負責人要做好計畫、小結、總結。 第二階段:實驗實施階段(由點及面,全面展開xx.10——xx.2) 1、嘗試實驗階段(xx、9——xx、12):確定具體研究階段專題,開始循序漸進的實踐與研究,初步擬定的年級範圍是七、八年級,以語文、數學學科為帶動。通過大量的課堂觀察和個體訪談,對有效學習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抓好個案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促進有效學習的教學策略和教師培訓方案。 2、反思調整階段(xx、2——xx、12):在回顧反思第一價段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教學策略,繼續進行課堂教學實驗。這階段的實驗科目由語數科重點推出課題研討課、展示課,注重總結階段經驗。 3、驗證完善階段(xx、2――xx、2):在進一步的總結反思的基礎上,開展實踐經驗交流會,發現典型,宣傳典型,及時推廣成功經驗,形成研究氛圍。教師能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時刻以教學有效性為出發點,實現由單純注重教法設計向教法與學法並重的轉變;學生不僅會學習,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實現由“我會學”向“我能學好”的轉變。 第三階段:實驗總結階段(組織交流,總結提高xx.3——xx.6):點面結合,全面整理典型案例,彙編教學案例、教學反思,展示師生實踐成果,對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全面和系統的總結,撰寫出課題研究報告,進行結題匯報活動。 七、研究的組織形式和工作分工合作構想 1、與學校校本教研工作有機結合,將課題研究作為日常校本教學研究工作的提升與指導性研究工作; 2、學校課題領導組作為該課題的組織單位和監控者、協調者,下設學科課題研究小組具體進行本學科課題研究工作,並加強學科間的交流與協調,及時調整,共同推進。 曾集中學課題領導小組 組長:張正中 副組長:姚軍洲 曾雪威 成員: 賈玲麗 王在芹 李紅艷 金 波 陳雲麗  陳風華 官 虎 潘 蒙 張良文 張春梅 3、語文、數學、英語教研組率先分別確定研究子課題,其他教研組根據學校師資發展情況及階段研究進程循序漸進。 語文子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王在芹 實驗教師名單:曾雪威 王金紅 賈玲麗 王玉梅  李紅艷 王立新 陽明清 鄧家洪 數學子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金 波 實驗教師名單:張良文 張春梅 肖義 許孝德 魯鋒  段維虎 何進 肖新明 李友芳 英語子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陳雲麗 實驗教師名單:蘇紅菊 向榮 李春麗 艾興財 丁俊 黃榮  綜合文科子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陳xx 實驗教師名單:潘x胡靜玲 梁xx 綜合理科子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官虎 實驗教師名單:范xx 《指導學生形成有效學習方法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分工 (xx年5月至xx年6月)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