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中青年教師培養計畫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黨的十八大有關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工作要求和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必須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指示精神,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xx~2024年)》對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規劃要求,結合南開區教育局黨委提出的從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出發,實施“抓西促東”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戰略措施,促進學校發展,充分發揮區教育系統特級教師的輻射作用,引領和帶動全區優秀中青年教師的成長,帶出一支師德修養高、教育理念新、教學能力強、教育科研意識與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為本區教育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率先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思路

“特級教師導師團”將立足“按需培訓、立足教學、強化實踐、開放合作”的工作思路進行培訓。

——按需培訓。在對學員的實際需求和專業發展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從基地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開發設計培訓的相關模組,切實幫助他們解決教學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確保學以致用。

——立足教學。以幫助和指導基地校數學轉變觀念、充實理論、改進方法、提高教學管理能力為著力點和落腳點,在理論學習、導師指導、基地實踐等環節,關注教學管理、研究教學管理、改進教學管理,切實達到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的目的。

——強化實踐。本著實踐鍛鍊與理論學習有機結合的原則,避免理論學習與實踐研究“兩張皮”。安排多樣化的實踐鍛鍊,有效提升學員的實際能力。學員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鍛鍊——反思提高——(再)理論學習——(再)實踐鍛鍊——(再)反思提高”的過程,總結提煉出有效的教學管理經驗。

——開放合作。在培訓過程中,通過教學觀摩、集體會診、網上諮詢、課題研究、基地鍛鍊等方面,均實行對內、對外全面有序開放,並制定靈活的措施,吸收各種優質資源。

三、培訓目標

培養計畫的總體目標:幫助優秀中青年教師樹立科學教育教學觀,增強其教育教學的科研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為其發展為專家型名師奠定基礎。

培養計畫的具體目標:

——進一步提高優秀優秀中青年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創新素質。

——使優秀中青年教師確立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增強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管理與研究的技術方法。

——使優秀中青年教師具有戰略、理性思維和世界眼光。

——使接受培訓的優秀中青年教師普遍具有先進的教學管理和教育教學理念、寬廣的視野、結構科學的素養、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最佳化的教學管理和教育教學經驗。

——其中若干名接受培訓的優秀中青年教師取得創新性、套用性、推廣性的高水平教學管理或教育教學成果,成果得到同行認同。

四、培訓方式

“優秀中青年教師培養計畫”全程兩年,分為三個學段。每一學段都有明確學習目標、任務、要求和評價。考評結果作為下一階段分層個性化培養的依據。培養全程為每位學員建立詳實的成長檔案,記錄學員各個學段的發展狀況。

各學段的培訓方式與內容如下:

在培訓的三個學段,均為學員配備指導教師,在課題研究、學術論文的選題及撰寫、教學管理經驗的總結及提煉等方面對學員進行“一對一”指導。

(一)研修學習學段

1. 理論引領:聘請本市數學領域最出色的專家講學,讓學員聽到一流專家的講座,使學員了解最新研究成果。

教學管理和教學是理論引領的重要方面,分為以下三個模組:

教育形勢與動態:國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形勢與動態,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狀與問題解析,等;

基礎理論:前沿教學理論與實踐,現代教學管理理論與實踐模式,從研究學生出發構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體系,等;

套用研究分享: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與幸福人生,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優秀教師的培養與管理,最佳化教學評價及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校本教研及撰寫研究方案,校本研究與教師發展,學校科研創新等。

2. 基地學習:組織學員結合專題學習,增進感性認識,加速理論內化。

3. 課題研究:圍繞著教學或教學管理等,幫助指導學員確立一項課題,導師指導學員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

4. 自主研修:提供書目,要求學員自己讀書、思考,引導學員把讀書與工作有機結合,並把讀書的感悟思考在部落格論壇發表。

5. 部落格論壇:建立“南開區優秀中青年教師培養計畫”網站,隨時提供課程資源供學員自主學習;開通學員個人部落格,便於學員隨時反思、研討和交流。

組織學員圍繞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引導學員針對自己教學管理中的難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