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以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自然災害為背景,講述了周恩來總理到革命老區河北邯鄲武安伯延調研4個晝夜的故事。這個話題是無比沉重的,正面去表現這段歷史,需要勇氣和良知,也需要藝術家謹慎、客觀、嚴肅的歷史態度。《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從攝像、美術到民眾演員全部是河北本土人,這部重大題材的影片是抱著一份對周總理的情懷去拍攝的,得到民眾演員無條件的支持,內心是快樂的。通過電影讓老百姓知道周總理怎么樣調查研究、怎樣體恤老百姓的。影片主演孫維民說今天是第一次完整的看我這部影片,很感動。這是一個好作品,一個接地氣的作品。孫維民說自己像這種主鏇律的電影,演周恩來演過四、五次,這部電影作品是最精彩,最感人的。

這個影片我覺得他的構思非常巧妙,思想點抓的非常好,正因為有了一個思想的統領,所以才把整個的影片,非常融合人物和那個年代,總理和百姓的關係結合的特別慎重,非常融洽。在這裡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來塑造周恩來在四個晝夜、在這個地方、他做的事情,和他的那一種心裡的狀態。這個再現其實何止是一個四個晝夜,應該說其實從通過這四個晝夜是寫出了我們總理一生他的追求和他和中國老百姓的關係。”

此片有些“歷史揭秘”的味道。比如人民公社的大食堂是如何停止的?國家領導人當時怎樣進入災區調查研究?他們當時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吃什麼?最大的阻力是什麼?如何動員民眾給黨提意見?國家領導人之間如何溝通工作和調整方向?這些對於當今年輕觀眾可謂聞所未聞。

這部電影引起了自己的共鳴,看這部影片流了四次淚。影片裡的那個年代正是自己大概兩歲的時候,也是吃大鍋飯,能夠感同身受。影片中不符合當時年代的元素,如下雨時周總理所穿的雨衣、用於飲水的拉水車等等。這個作品體現了藝術性、導向性和基本性。爭取做到細節到位,會更符合那個年代的元素,會更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