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畢業論文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

長春農校園藝一班李洪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業、工農業、?交通業、?貿易業、文化教育業、旅遊業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城市的規模、數量和面貌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在一片興旺發達的景象時期,園林城市也就油然而生了。

1.城市園林化的含義

園林城市是在中國傳統園林和現代園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城市發展,適應城市需要,順應當代人的需要,以整個城市轄區為載體,以實現整個城市轄區的園林化和建設國家園林城市為目的的一種新型園林。它的總目標是“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城中有鄉,郊區有鎮,城鎮有森林,林中有城鎮,總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滲透,共同提高。

2.建設城市園林的原因

2.1?保護生態與環境的要求

經過工業化、城市化急速的發展,人們猛回首,驚覺我們的環境已經變的如此惡劣,生態失去平衡,大自然飽受蹂躪,空氣、水、土壤遭受污染,動植物滅絕,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溫室效應等使人類生活品質下降,各種“城市病”隨之而起威脅人的健康。這些促使人類覺悟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我們必須從工業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轉折。建設園林城市可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

2.2?發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於信息傳播和網路化的發展,造成了文化國際化傾向的加劇。城市和建築的標準化和商品化,使建築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脈難以繼承,這是一種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量經濟和技術進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發展,才能進一步帶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在科技和經濟國際化的時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樣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園林由於更貼近人的生活,承載著大量歷史文化的積澱,反映當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建造園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於產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特點,在發展過程中又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風格,對東亞國家和歐洲的園林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這些傳統特色要很好地繼承和發揚。隨著時代的前進,創作具有時代精神,符合現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園林,是時代對園林工作者的呼喚。

2.3?城市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會促進經濟的發展。據聯合國1995?年統計:全世界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國1998?年城鎮人口約占30%,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城鎮人口可達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將會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擴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態環境的好壞,對市民的身心健康影響至深。因此,園林城市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要.

2.4?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

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1.3?億,占總人口的10%;等到2020?年,這個比率將達到16%,進入老年型國家的行列。目前我國已有1/4?的省市率先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山東等經濟較發達地區。老齡化社會將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退休制度、勞保制度、社會福利政策、醫療保健及保險業,以及居住環境等。老齡化社會對園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從公園、綠地的分布、服務半徑,到園內的布局、設施,都要求能適合老年人散步、健身、娛樂、休閒和交往的需要,以創造一個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