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給排水工程畢業實習報告範文

炭濾池規模26萬噸/日,共一座分8格,雙排對稱布置,濾料採用破碎炭,配水方式為小阻力配水系統,排水採用氣動翻板閥,每格濾池進水採用薄壁堰,堰長與池寬相等,出水採用氣動調節閥,以實現濾池恆水位過濾。單池平面尺寸6.0×40.5m。具體技術參數如下:空床接觸時間12min,炭床有效粒徑0.9~1.1mm,濾床厚度2.1m,濾速10.6m/h。炭床下石英砂粒徑3~12mm,厚度0.3m,承托層粒徑範圍3~12mm,厚度0.45m,濾料上水深1.9m,超高1m,濾池總深5.75m。反衝洗採用二階段沖洗,氣沖強度:55~57m/h 水沖強度:25~29m/h。

擴建後的系統與原有系統結合,採用流程交叉的辦法,取消了中間提升泵房,原有系統清水池以新建系統20萬噸/日所需調蓄容積進行擴建後作為新系統的清水池,經原有配水泵房配出。

筆架山污泥處理系統為:原水加入鋁鹽混凝劑後形成難以濃縮、脫水的親水性無機污泥。在污泥處理流程上採用均衡-濃縮-脫水-泥餅外運四道工序。脫水設備選用板框壓濾機,脫水前處理為加聚丙烯醯胺高分子混凝劑,並留有投加石灰的條件。

2.1.3、台山自來水公司

概述

台山水廠建於1960年,由華僑集資興建,開始命名為“台山縣華僑自來水公司”,1993年更名為“台山市供水集團”,經過47年的風風雨雨,到XX年成功改制,由國營企業變為私營企業。台山水廠分一水廠跟二水廠,一水廠現在已經停產了。二水廠選址城北倉下,緊靠石花水庫,占地66畝,以台城河和塘田水庫為水源,石花水庫為原水調節水庫,由廣東省建築設計院和奧地利aqua公司設計,總體規劃供水能里24萬噸/日,分四期建設,於1993年10月引進外資,進行設備的安全調試,目前已完成兩期工程,於1994年竣工投產,總投資6800萬元,設計日供水12萬噸,實際需求日供水能力10萬噸左右,服務人口約25萬。採用混凝-沉澱-過濾 常規水處理工藝。水廠檢測設備先進,水質檢驗制度嚴格,全城區供水穩定,壓高量足,出廠水水質各項指標都優於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部分指標已達到歐共體直飲水的水質標準。

二水廠平面簡圖如下:

工藝流程及特點

1. 投藥間

加藥間建在絮凝池的前端,位於常年主導風向(南風)的下風向,對生活區和生產區均無

不良影響。投加的藥品有石灰、聚氯化鋁、液氯。

石灰的投加靠人工將石灰倒到送藥管,進入溶藥池,溶藥池中間設攪拌器。聚氯化鋁投加靠人工定時投到礬池,礬池設兩個,池中間設攪拌器,池裡設水位計和溢流管。礬液經兩個提升泵提升到鋼罐里,再進入加藥泵,通過另一個鋼罐最後輸送到絮凝池。礬液提升泵選用磁力驅動泵,流量110公升/分,揚程15米,電壓380v,功率1.1kw。配套電動機為三相異步電動機y802-2,轉速2830r/min。加藥泵採用alido 270~6000vo1 泵,流量4000l/s。

加氯間共四台加氯機,兩台前加氯,兩台後加氯。儲氯間存放9個氯罐(昊天化工生產,皮重497kg),工作時放兩個氯罐,以便切換。儲氯間注意通風,設有吊車。每天必須對氯瓶、閥門、連線管、報警裝置、切換裝置、防毒裝置、噴淋裝置及加氯機等進行檢查登記。

2. 絮凝沉澱池

沉澱池出水槽

格線絮凝池塘、

絮凝池與沉澱池合建,底部為清水池。絮凝採用格線絮凝池,分三個階段,前段安放密格線,中段安放疏格線,末段不放格線,出水直接流到平流沉澱池,沉澱池和底部清水池在中間設導流牆。,沉澱池底部排泥採用倒虹吸刮泥機,二期出水槽由鋼板製成,共7個槽,板上開圓孔,每側56個,出水槽末端由細網截住,均勻出水。出水槽出水進入集水渠,通過渠底出水管流到濾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