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樞紐工程認識有感

1防洪

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防洪。三峽水利樞紐是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工程。經三峽水庫調蓄,在上游形成庫容為393億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庫,可調節防洪庫容達221.5億立方米,能有效地攔截宜昌以上來的洪水,大大削減洪峰流量,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現在的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荊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運用,防止荊江河段兩岸發生乾堤潰決的毀滅性災害,減輕中下游洪災損失和對武漢市的洪水威脅,並可為洞庭湖區的治理創造條件。

2發電

三峽工程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就是發電。平衡當代中國高速發展經濟與嚴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潔的可以再生的水電資源無疑是最優的選擇。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它將為經濟發達、能源不足的華東、華中和華南等地區提供可靠、廉價、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經濟發展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峽工程所提供的電力資源,如果以火電來算,就意味著要多修建10座180萬千瓦級的火電廠,平均每年多採掘原煤5000萬噸。除廢渣影響環境外,每年還將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氣體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還會產生大量的飄塵、降塵等;火電廠和棄渣場大規模的占地將從華東、華中這本來就人多地少的地區奪去更多的土地。這不僅使中國今後將承受更大的環境所帶來的壓力,也對全球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

3航運

三峽水庫將顯著改善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長江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可由現在的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經水庫調節,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從現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航運條件也得到較大的改善。

五.興建三峽工程中的問題

1泥沙問題

長江宜昌段年輸沙量5.3億噸,將淤塞三峽水庫。水庫正常擋水位175m高程,總庫容393億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庫容172億m3,防洪庫容221億m3,蓄水調節庫容165億m3。水庫運行方案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調洪,經泄深孔和水電

站暢泄,可減少水庫沙淤積。來大洪水,水庫調洪,仍下泄56700m3/s;汛後沖水庫淤積。九月水庫開始蓄水,約兩個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次年汛前庫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發電。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運。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於當時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運。這是創新的水庫運行方案。

2庫區岸邊邊坡滑坡問題

經詳細地質調查,三峽水庫庫岸有若干潛在滑坡,大的可達數百萬m3。但是離壩址最近的潛在滑坡,也遠於26km,如發生滑坡,激起的衝擊波到壩前消減到2~3m高,不影響大壩安全。此外,庫岸如發生滑波,由於水庫寬深,不會影響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