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師畢業實習報告

近年來預應力混凝土套用範圍逐漸推廣到更多的結構領域,如大跨超長、超厚及超靜定框架結構,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提高至c50。在採用泵送條件下,其收縮與水化熱大大增加,約束應力裂縫很難避免,張拉前開裂,張拉後又不閉合,裂縫控制的難度更加困難。預應力結構裂縫允許寬度是嚴格的,預應力筋腐蝕屬“應力腐蝕”並有可能脆性斷裂,預兆性較小,裂縫擴展速度快。裂縫深度h與結構厚度h的關係如下:h≤0.1h表面裂縫;0.1h<h<0.5h淺層裂縫;0.5h≤h<1.0h縱深裂縫;h=h貫穿裂縫。

應當儘量避免貫穿性及縱深裂縫,如出現該種裂縫應採取化學灌漿處理來保證強度,即貫縫抗拉強度必須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

早期裂縫一般出現在一個月之內,中期裂縫約在6個月之內,其後1~2年或更長時間屬於後期裂縫。

在修補裂縫前應全面考慮與之相關的各種影響因素,仔細研究產生裂縫的原因,裂縫是否已經穩定,若仍處於發展過程,要估計該裂縫發展的最終狀態。在日本混凝土協會“混凝土裂縫的調查和修補指南”中,對調查的原則、普查、詳查方法均作了詳細規定,主要有:

裂縫的現狀調查(裂縫類型和寬度);有無病害(漏水、鋼筋鏽蝕);產生裂縫的經過(發生時間和過程);設計書的檢查;施工記錄的檢查;根據混凝土鑽芯檢查構件的強度、厚度;荷載調查;中性化試驗;鋼筋調查(鋼筋位置、細筋數量及有無鏽蝕);地基調查;混凝土分析;荷載試驗;振動試驗,實習報告《畢業實習報告》(/)。

裂縫的處理

1.表面處理法:包括表面塗抹和表面貼補法

表面塗抹適用範圍是漿材難以灌入的細而淺的裂縫,深度未達到鋼筋表面的髮絲裂縫,不漏水的縫,不伸縮的裂縫以及不再活動的裂縫。表面貼補(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適用於大面積漏水(蜂窩麻面等或不易確定具體漏水位置、變形縫)的防滲堵漏

填充法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裂縫()0.3mm),作業簡單,費用低。寬度小於0.3mm,深度較淺的裂縫、或是裂縫中有充填物,用灌漿法很難達到效果的裂縫、以及小規模裂縫的簡易處理可採取開v型槽,然後作填充處理。2.

灌漿法

此法套用範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處理效果好。

2.結構補強法

因超荷載產生的裂縫、裂縫長時間不處理導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災造成的裂縫等影響結構強度可採取結構補強法。包括斷面補強法、錨固補強法、預應力法等混凝土裂縫處理效果的檢查包括修補材料試驗;鑽心取樣試驗;壓水試驗;壓氣試驗等。

工程實例:

某大廈5層框架結構,總建築面積約2萬m2。施工中發現4月22日澆築的某工段2層梁、板混凝土,至4月26日混凝土強度上升一直不明顯,且拆除模板後現澆板多處出現不規則裂縫。

質檢部門對該工程混凝土質量進行了現場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的均質性滿足規範要求。

根據現場檢查,該大廈現澆板多處出現不規則裂縫,其中某工段2層現澆板西南角較嚴重,個別裂縫長度約1200mm,寬度約0.6mm,框架梁身混凝土未見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