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暑期報站實踐報告

夜亞飛,學號:07061123

摘要: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的應屆畢業生操作能力差的問題,為了回響學校關於暑期社會實踐的安排,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應對能力,結合自己所學專業,今年暑假,我在吉林省長春市,新文化報淨月分站報社進行了為期30天的暑期社會實踐。通過實踐,一方面對新聞報紙的發行有了全面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對社會和人生有了更進一步的體驗和認識。這邁出社會的第一步,必將對我今後的工作和人生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主題詞:長春市新文化報淨月報站 暑期社會實踐 報告

我於XX年8月1日---XX年9月1日暑假期間在吉林省長春市新文化報淨月站傳送報紙。每天早上4:00起床然後騎腳踏車到長春市臨和大街新文化報淨月站,每天配送168份報紙20包牛奶。風雨不能間歇,站長給我們的命令就是雨傘是給報紙打的,雨衣是給報紙穿的!丟一份報紙就是丟自己的工作!在這期間報紙有晚有遲,腳踏車也經常在路上故障不斷,加之九月又是東北的雨季,颳風下雨是常見之事,每天送完報紙可謂是汗流浹背然後有要騎45分鐘的腳踏車返校!這期間的苦和累一言難盡。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這些收穫將會使我終身受益。

實踐感悟:

一、大學生其實是“螞蟻”,決不能高不成低不就 通過一個月的實習,我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差距—理論不等於實踐;學歷不等於能力;理想不等於現實;

1》理論不等於實踐,在實習的一個月里是我第一次接觸經濟社會,是第一次真真切切靠自己的雙手來取得自己的收入,在傳送報紙中屢屢受挫,自己在學校學習的那些理論知識顯得那樣蒼白無力使我第一次感受到理論與實踐的鴻溝,要跨越這道鴻溝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

2》學歷不等於能力,有人說:“大學本科去送報紙簡直是大材小用”,其實此言差異,問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學歷並不等於能力,在配送報紙過程中無論是吃苦能力還是語言表達能力,都同同事不可同日而語,給自己的感覺就是自己一無是處。

3》理想不等於現實,誰沒有理想,誰沒有抱負,每當談到李嘉成都讚賞不已,每當讀到毛澤東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無不心潮澎湃,熱血男兒誰不想建功立業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都渴望成功後的喜悅可誰又能想到創業過程的艱辛?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實踐中我更加體會到現實的殘酷。

二、不敬業就面臨失業,態度決定一切  通過一個月的實踐,我懂得了愛崗敬業的重要性,也深深體會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這句話的涵義。

三、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父母不是永遠的靠山 通過一個月的實踐,我更加珍惜金錢不易,理解父母的艱辛。我一個月的工資是450元人民幣,平均每天15元人民幣,配送168份報紙10包牛奶,每天要爬16棟樓。風雨不間歇,每天配送的時間為早4:00—早8:00在每次送報過程中幾乎每次都汗流浹背,真正明白了:“誰知袋中錢分分皆辛苦。同時也懂得了父母掙錢的艱辛,供自己讀書的不易。平時自己在學校大手大腳的花錢而那些錢背後都是父母的血汗和艱辛,懂得什麼是錢才能懂得什麼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