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專業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2、上第三系xx組:

為褐黃、褐紅、灰白等色泥岩與泥灰岩互層夾砂礫岩透鏡體,砂礫岩呈半固結狀態。厚12—83米。

3、第四系

為褐紅色亞粘土、黃土、亞砂土、礫卵石等沖積、洪積、坡積及殘積物,厚12—55米。

第三章 岩石礦物類型

自然界有各種各樣的岩石,按成因可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大類。

(一)  岩漿岩

由岩漿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稱為岩漿岩。以冷凝成岩漿岩的環境不同,將岩漿岩分為三大類;

(1)深成岩:岩漿侵入地殼某深處(約距地表3km)冷凝而成的岩石,由於岩漿壓力和溫度較高,溫度降低緩慢,組成的岩石結晶較好。

(2)淺成岩:岩漿沿地殼裂隙上升距地表較淺處冷凝而成的岩石。由於岩漿壓力小,溫度降低較快,組成岩石的礦物結晶較細小。

(3)噴出岩(火山岩):岩漿沿地表裂隙一直上升噴出地表,這種活動叫火山噴發,對地表產生的一切影響叫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噴出岩。

本區岩漿岩按形成年代可分為:

1、太古代岩漿岩:由基性到中酸性岩石均有發育,多呈小岩株或岩脈產出,侵入太古代xx層地層中,岩石均已變質,片理髮育。常見的有變閃長岩、輝石角閃岩、變輝綠岩、花崗偉晶岩。

(1)  變閃長岩

為深成侵入岩,具變餘輝長結構、含長結構、塊狀結構,主要有保持輝石假象的纖閃石和鈉黝簾石、板狀斜長石及少量次生礦物黑雲母、綠泥石、綠簾石、石英等礦物組成,結構緻密,強度高具有較高的韌性和抗風化能力。原岩可能為灰長岩。

(2)  輝石角閃岩

為深成侵入岩,深灰色,塊狀結構,主要礦物成分為普通角閃石(65——70%)、輝石(20——25),次要礦物有長石、黑雲母、石英等。

(3)  變輝綠岩

為淺成侵入岩,呈脈狀侵入片麻岩或老岩漿岩內,岩體常有扭曲、錯斷現象,多已變質成斜長角閃岩或角閃片岩。(見圖--2)

(4)  花崗偉晶岩

為深成侵入岩,多呈肉紅色、灰色或無色。呈脈狀侵入郭家窯組地層中,礦物成分主要為鈣、鈉長岩、條紋長石、石英和白雲母。其次有黑雲母及微量的電氣石、磷灰石、綠簾石、磁鐵礦,可見白雲母扭折現象和石英塊體被壓扁,呈平行排列,說明岩石已遭受變質。

1、早元古代晚期侵入岩

(1)  石秤花崗岩(花雲母鉀長花崗岩)

岩石呈肉紅色,風化後呈灰白、灰黃色,中心相主要礦物成分有鉀長石(50—55%)、石英(35—40%),次要礦物有更長石,黑雲母(2—8%)、花崗結構,塊狀結構。定名為黑雲母、鉀長花崗岩,有中心向邊緣相過度,岩石顏色有淡紅變為灰白,礦物成分上黑雲母、鉀長石、石英減少,角閃石、斜長石增多。岩石結構由中粗粒變為中粒,具似板狀結構、塊狀或斑點狀構造。(見圖--3)

(2)白家寨花崗岩

分布於本區西北部,摩天寨花崗岩又稱積善花崗岩,分布於南部 ,二者一為黑雲母鉀長花崗岩,均屬小型岩株,時代同屬石秤花崗岩。

(3)灰綠岩

多呈岩牆、岩脈侵入xx群、xx群及石秤花崗岩中,以近東西走向為主。岩性有三種:灰綠石(具灰綠結構,不含斜長石斑晶),灰綠岩(具板狀結構,斑晶為斜長石)及玻璃基灰綠岩,塊狀構造或動向構造。岩石呈暗綠或灰綠,礦物成分為普通角閃石、灰綠石、綠泥石組合或斜長石、陽起石、黑雲母、綠泥石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