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實習報告

協定的簽訂是因為林文清是林柴泥的親孫子,現在他的生父母都已經不在了,從傳統的觀念來說這時林柴泥是林文清最親的親人,林柴泥提出要撫養林文清也是可以理解的行為。盧開均與林文清大伯簽訂的協定中自願將林文清的監護權交給林柴泥,也是基於這種傳統的意識。但是洪亞雪的喪葬事宜還沒有全部完結,她的屍體仍在火葬場冷凍保存,現在盧開均要將其火化,但是保管費已經達到了2萬多元,如果只是讓盧開均一人承擔是顯失公平的,林柴泥要從代管的部分中拿出一部分來解決這個費用,還有還應該拿出一部分屬於李秀珍的部分,畢竟李秀珍是洪亞雪之母,對賠償款同樣享有權利。

林柴泥不願意支出這部分費用,使得盧開均不得已要求林柴泥返還9萬元,他是以林文清監護人的身份提出的,也就是說林柴泥現在還不是林文清的法定監護人,那么他占有這9萬元就屬於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使他人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的行為引起的一種事實狀態,民法通則規定了不當得利應該予以返還,林柴泥應該將9萬元返還給原告。

案件目前仍在審理當中,法院希望在居委會和人大代表的幫助下能夠調解解決,盧開均這一方要求的是被告林文清支付一部分的洪亞雪冷凍保管的費用和火葬費,盧開均也願意放棄對林文清的監護權和餘下的幾萬元保管費用,做了一個比較大的讓步,現在就看林柴泥願不願意做一個讓步。

在居委會、人大代表以及法院多方面的調解下,如果林柴泥願意支付這筆費用,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局。一方面,從農村百姓的傳統觀念上來說,林柴泥能夠撫養他兒子留下來的唯一一個孩子,具有監護權,並且幫助孩子管理剩餘的賠償款,另一方面也能讓洪亞雪的屍體早日火化,這對死者也是一種尊重,同時也是對洪亞雪母親的一種撫慰。調解成功既可以維護了法律,也可以使結果相對於直接判決來說更具有人情味,現在不是提倡和諧社會,和諧建設,如果只是單從法律角度去判決,林柴泥是不會去履行這個判決的,那么就要採取強制執行,強制執行中還不一定會發生什麼樣的困難和不和,同時判決的時間也比較長,那么冷凍的費用又要增多,對原被告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壓力。現在希望在各方的努力下,能有一個好的調解結果出來。

這個案件讓我想了很多,在處理時因為被告林柴木尼作為一介農民,對法律並不了解,也只是基於傳統的血緣角度去考慮其與其孫子的關係,甚至他曾說隨便法院判決,反正他是老命一條。處理這種民事案件,有時候是一個很難辦的案件,只是依法行事,又顯得很生硬和不具有人情味,法官要考慮的不只是法律問題,還有要如何適用法律才嫩使民事矛盾減緩甚至消除。李法官有時候開玩笑說以後不要當法官,當法官多累,但是我看得出來,他是一個盡責的法官。

這次的實習還讓我發現了一些這邊法院的審理案件時的一些特點。我去檢察院實習有去開庭的時候,在那裡開庭時很少看到有家屬來旁聽,但是在安溪縣人民法院我一進法院大門就經常看見有家屬過來參加庭審,刑庭開不開庭,一看有沒有人來就知道了,這也許也是一種文化的反映吧。還有一個特點是當事人聘請律師時大部分都是特別授權,特別授權是將訴訟的實體處理交予了律師,是對律師的信任,縣法院接受的案件大都是農村居民,是他們對法律的認識少,還是其他原因使特別授權這么多,我沒有調研過其他法院的情形,因此對這個現象也就不能發表出什麼來。

這次的實習結束了,但是我的學習還要是繼續,天底下沒有完美的事情,當然也沒有完美的法律,我們就是要完善它,這樣子日子才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