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檢察院司法實習報告範文

一、 實習目的

1、熟悉司法機關工作流程、司法程式。

2、加強對法言法語的掌握,鍛鍊能力。

3.將所學知識套用於實際的工作中,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

二、實習內容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們小組的實習提供安排和幫助指導的老師和疊彩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致謝,感謝你們為我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

這一次司法實習,我和我們小組的其他四個組員被安排到桂林市疊彩區人民檢察院。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按照疊彩區檢察院的正常工作時間準時上下班,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檢察人員交辦的工作。此次實習,主要崗位是公訴科,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在實習中,我跟隨幹警提審、核實犯罪事實,探詢犯罪的心理動機。在檢察官的協助下我參與了9起案件的訊問(1起非法經營案、2起搶劫案、2起盜竊案、2起販賣毒品案、1起交通肇事案、1起非法拘禁案)4起案件審查報告和起訴書的書寫(非法經營案、盜竊案、搶劫案,故意傷害案)以及3起案件(故意傷害案、運輸毒品案、盜竊案)的開庭審理。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的訴訟程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訊問作好案件的詢問筆錄。還掌握了案卷的整理、清卷、訂卷、貼封條等工作具體操作事項;在時間中鞏固了一些司法文書如執行通知書、換押證、提押證、委託辯護人告知書等的書寫。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的了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

通過在疊彩區人民檢察院的實習活動,增加了對檢察院運做流程和管理模式的感性認識,並激發了我們的理性思考。熟悉了對公訴案件從案件的受理到提起公訴的如下過程:

1、接到公安局送來案件後,對案件進行查閱。

2、看完案件後書寫與案件相關的換押票、委託辯護人告知書送達給犯罪嫌疑人。帶上提押證到看守所訊問犯罪嫌疑人。訊問犯罪嫌疑人時,要告知犯罪嫌疑人案子已經移送到訊問人所在單位和權利義務,是否申請迴避,查清犯罪嫌疑人是否已經收到委託辯護人告知書,公安機關在辦理犯罪嫌疑人的案子時是否對犯罪嫌疑人有違法為,以前是否受過刑事處罰(主要是查看是否屬於加重情節中的累犯行為),此次因何事被逮捕,以及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機關所交代的情況是否屬實。並讓犯罪嫌疑人將案件的經過詳細的敘述一遍。

訊問的目的是為了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目的、動機、時間、地點、手段、方式、參與犯罪的人員,造成的後果,犯罪後的表現、贓款和贓物及作案工具的數量、特徵、來源、去向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等與量刑有關的情況。

3、訊問完犯罪嫌疑人後,對案件進行討論並做出綜合分析報告和結案審查報告。審查報告的內容應包括:(1)受案和審查過程;(2)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3)發案、立案、破案簡要經過;(4)審查認定的案件事實及證據;(5)需要說明的問題;(6)審查結論及處理意見。

4、寫起訴書。起訴書的內容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況,案件事實,所犯罪名適用法律。

5、提起公訴。

公訴人出席法庭,應帶齊本案的檢察卷宗和出庭預案,包括詢問提綱、舉證提綱、質證提綱,出庭意見和答辯提綱等。手持資料夾精神飽滿步入法庭,並向旁聽人員露出資料夾上的檢察徽章。公訴人宣讀起訴書聲音洪亮、口齒清楚、語速流暢適中,準確無誤。三、對實踐中遇到的兩起案件的思考

(一)章堂堂、吳華、張山搶劫案

章堂堂(17歲)與吳華(17歲)於9月份在溜冰時認識了一名叫沈婷的女孩,當時吳聖與沈婷聊的挺開心的,就相互留了電話號碼。回去後,章堂堂覺得沈婷的手機挺好看的,應該很貴,就提出了搶沈婷的手機。但因吳華認識沈婷,不好動手,所以就沒搶。10月底其好友張山(20歲)從廣東回來後找到了他們並住在一起。有一天晚上約8點左右沈婷給吳華發了一條簡訊問吳聖在做什。當時吳華正在洗澡,所以,三人商量了後,章堂堂就以吳華的名義回了簡訊,說沒做什麼並約沈婷到他們租的地方來玩。沈婷答應。三人商量好由張山動手搶沈婷,章華假

本案的爭議的焦點在於是屬於搶劫罪還是盜竊罪?我們在認定某一犯罪行為屬於何罪,主要是看犯罪行為是否符合所犯罪名的四個(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方面構成特徵。

搶奪罪和搶劫罪都是帶一個“搶”字的公然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主觀上都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但是這兩種犯罪在構成特徵上有顯著差別:(1)兩罪的主體雖都是一般主體,但是搶奪罪的主體是以滿16歲的自然人,而搶劫罪的主體是以滿14歲的自然人,因此,以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犯搶奪罪,不負刑事責任;犯搶劫罪,則應當負刑事責任。(2)兩罪在主觀方面雖然都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但在故意內容上切有不同,搶奪罪的意圖以公然奪取的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財物,搶劫罪則是意圖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財物。(3)在客觀方面,兩罪的差別是在司法實踐中分兩罪的關鍵。搶劫罪是採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財物,搶劫的手段行為具有明顯的強制性,直接針對被害人的身體,使其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不知反抗從而迫使其交出財物或任行為人搶走其財物。搶奪罪的客觀行為則不具有這種強制性,沒有使用搶劫罪中的種種強制手段,而是公然奪取。搶奪往往也需要用強力,有時也會因此種強力造成被害人受傷甚至致被害人重傷、傷亡,但這強力與搶劫罪中的暴力有本質差別。搶劫罪的暴力指向被害人的人身,具有排除被害人反抗的性質和目的,而搶奪罪的強力則指向要搶奪的財物,目的是將財物奪到手中,不是有意識地對被害人的人身進行侵犯。即使在搶奪財物時,由於用力過猛,造成被害人摔倒受傷,甚至導致被害人重傷、死亡也只能以搶奪罪中情節特別嚴重的情況處罰,而不能認定為搶劫罪。此外,搶劫罪的構成並無數額的限制,而搶奪罪一般必須是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能構成。(4)兩罪侵犯的客體不同。搶劫罪除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之外,還同時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而搶奪罪僅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