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生實習報告

卷首語

致銅仁學院實習老師

——鄧志連老師

你們是一群普通而平凡的人,你們曾經擁有遠大的理想,在人生的旅途中,由於種種原因,讓你們選擇了梵淨山腳下,錦江河畔的銅仁學院,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你們中的一部分人常常在麻將聲中發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你們中的一部分人常常在網遊中消遣。

銅仁學院的師弟、師妹們,不要悲傷,其實銅仁學院也鑄就了無數人才,80年代的一位北京大學畢業生陸某,不也靠賣豬肉為生嗎,今天,你們即將畢業,來到學院附中這塊練兵場,進行你們走上社會,走上崗位的最後一次實彈演習,相信自己,給自己百倍信心,你曾經擁有的理想,現在同樣擁有,因為你雖然不是醫生,但你可以培養醫生;你雖然不是工程師,但你可以培養工程師;你雖然不是科學家,但你可以培養科學家……讓我們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做時代的弄潮兒!

第一篇文章

初為人師

——張羽林

對於一個實習生來說,實習的過程其實是把自己置身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來思考和踐行教育的過程。一方面,我們還懷有學生對教育的拷問、責難、評判;另一方面,我們又必須從教師的角度來評判、抉擇、行動……總之,將自己放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總少不了一些從心靈底處溢出的痛楚和掙扎。

在這種心理衝突迭起的時候,我們面臨選擇,選擇無疑是痛苦的,但是,我還是必須將自己的立場儘量往教師這一邊靠攏,因為,我實習的目的:就是向合格的人民教師靠攏,所以,在理解很多教育教學問題的時候,我已經能走出學生立場的狹隘面,而從更廣泛的視野中來認識我們的教育,比如對師愛的認識,我不再認同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那種大愛,不存在絕對的、抽象的、永恆的、單方面的愛,教育的愛必須是真實的、有條件、相互的愛……但教育總是不能離開愛的,沒有愛的教育,就好比是無源之水,只會把孩子們本來豐盈的生命和生活變得乾涸,但教育的愛是一種理性的愛,這種愛必須能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發展,

很快,我們就適應了這裡的生活,而且相處的很不錯。所有的困難我們都扛住了,我們從學生的角色轉變到了老師的角色,在這裡的時間過得很充實,這是我們以前沒有體驗過的,朗朗的晨讀聲,積極活躍的課堂,歡鬧熱情的校園,

這裡的春天充滿著希望,充滿著朝氣……

角色的轉換

——楊穩靜

每一點的改變都是在進步,每一點的積累都是我們奔向成功的基石,當我從學生的角色中踏入實習老師的佇列的時候,當我和那些充滿著活力、充滿著對新知識渴望的學生們面對面交流的時候,漸漸的我發覺自己在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在改變,有人說,當你把改變後的東西當成了習慣,慢慢的你就會認為那就是本來的你,這應該就是說在改變中成長吧。

當我第一次踏入初二(9)班的時候,裡面滿滿的坐著七十多個睜著好奇的眼睛打量我的學生們,說不緊張那是吹的,其實心裡很是忐忑,擔心自己的學識不夠精煉,害怕自己不能夠被他們所喜歡等等,隨著和他們接觸的時間的長短和次數的多少,發現他們真的很可愛,特別是當我聽到學生叫著我老師的時候,那一刻的心裡有著激動,也有一絲的慌亂,這一聲老師的稱謂,頓時感覺到了肩上的責任油然而生,在這裡的每一天可以說都有新的挑戰,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我非常的慶幸,能夠在即將踏入社會之前能夠有這樣一次歷練的機會,讓我們從學生的角色過渡到其他的角色,不管以後我們是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但這個拐點將是我們放飛自己夢想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這裡我快樂並享受著這裡的一切!

挑戰實習的每一天

——袁俊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自己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名教師很容易,做好一名教師卻非常的不容易。”其實當老師並非是我從小的夢想,但是經過了這次實習讓我的觀念漸漸的改變了,讓我從原來的不想當老師到想要把教師作為我自己終生的事業而不是謀生的職業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