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園林實習總結

現在的人挑房子很多的時候看重的是門前的景色,最好就是開門見山或是有著一百八十度的海景就更不錯了,古人也喜歡這個,只不過他們是把山搬進家裡來了,往往是別人從大門進來的時候看到眼前的是一座用山石堆砌的假山,繞過假山才看見用於接待客人的客廳。而對於水的使用,除了在家裡那大的離譜不知道用來做什麼好的地方挖個水池之外,用來當做一條水道用於交通運輸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做法,這一點在周莊是運用的很好的,開闊的水道在村子裡面交織著好讓小船穿梭著承擔著人們日常的出行和貨物運輸的任務,而現在去周莊那裡的小船更多的是當做當地一種旅遊特色資源在運轉著,搖船的幾乎全是身著統一服飾的清一色大媽級人物,一直都認為搖船是件力氣活得男人才能吃得消,其實在很多地方女人才是這工作的首選,不知道為什麼?或許用傳統來解釋會讓我有點明白,就黑格爾說的那樣,存在即合理。周莊有兩個很有名的房子,一個是沈廳另一個是張廳,沈廳是史上有名的巨富沈萬三的家,裡面的廳有多少?七進五門樓,裡面的有一百多間房子分布在一百米長的中軸線兩邊,占地兩千多平方,充分顯示了他顯赫的身世,只不過那偏室的牆壁上記錄的銅像卻是他悲慘的一生,多少給人一種金銀財寶是浮雲的警示。對比起沈廳,張廳就顯得沒那么遙不可及了,後院是個很精巧的小花園,在程度上多少稀釋了那原本濃厚的等級思想。說到周莊就不得不提及那尤為出名的萬三蹄了,我們打趣的說沈萬三真是個商界奇才,生前貴為天下首富身後以他命名的萬三蹄直到今日依舊大賣,造福了一方百姓,也讓後人永遠記住了他。不得不說這生意經讓他念得真是到家了。

上海是整個實習計畫的最後一個點了,大上海,不是她面積大而是名氣大,作為一個見證了我國近兩個世紀歷史的都市,她有著太多的話要告訴後人了,輝煌的過去和屈辱的近代讓她變得滄桑,在黃埔江邊那一棟棟外國風格的建築上無一不插上一面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我看到的不是建築上的造詣有多么高深,風格有多么獨到,有的更多是國家的歷史,新中國以前淪為外國列強的租地任人蹂躪到現在發展成為一個可以舉辦世博的現代大城市,她終於媳婦熬成了婆。世博園也在此次行程之內,可惜的是全園很久之前就關閉了就剩下中國之冠還在開放,但這也沒減弱人們對世博的嚮往,我們從下午兩點鐘排到近六點鐘才進到館,在裡面匆匆呆了一個小時,但是我卻覺得很有滿足感,國家確實強大了,有能力把會館辦的那么極具中國特色,熱血沸騰的感覺久違了,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我很自豪。

實習自我們搭乘回程的列車就畫上了句號,但實習給我的感覺似百年佳釀正從血管里滲透到我身體每個細胞里,慢慢的陶醉著,至今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