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局年度工作總結

始終把不斷深化征管改革作為推進地稅事業加快發展的不竭動力,認真貫徹省局的工作部署,積極穩妥實施機構最佳化整合;把夯實征管基礎工作作為推進地稅事業加快發展的重要保障,針對日常征管的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狠抓制度化、規範化建設。

機構最佳化調整實現順利平穩過渡。根據省局的統一部署,結合汕頭工作實際,按照統籌安排、積極穩妥、分步實施、平穩過渡的原則,全面開展機構最佳化調整工作。市局成立了由市局黨組書記、局長林達生親自掛帥的機構最佳化調整工作領導機構,周密制訂了汕頭地稅機構最佳化調整總體工作方案,並制定相應的幹部選拔、稅收業務銜接、資產管理和內部審計等配套方案,在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面廣的情況下,上下聯動,形成合力,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對內,充分做好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動員,按照“最佳化、有序、穩定、屬地、分類管理”的原則做好業務銜接,及時做好“大集中”系統、稅管員平台等系統數據的清理和調整,深入細緻開展資產清理檢查和內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好基層分局長的選拔,按新機構調整充實基層一線稅收管理員的力量;對外,結合機構調整的進程及時做好相應的公告與涉稅(費)事項的宣傳工作,妥善處理好機構調整與日常稅收工作的關係,確保納稅人正常辦理各項涉稅事務,提供納稅優質服務。在整個機構調整過程中始終做到工作不斷,思想不亂,隊伍不散,資產不流失,確保了機構最佳化調整工作保質保量、有序完成。全市新成立的37個基層分局於8月份正式對外開展工作,內設機構的整合也順利完成,新的征管體制運轉協調,業戶管理戶戶落實到人,稅收征管申報納稅正常,機構最佳化調整實現了順利平穩過渡。

征管基礎工作更加紮實規範。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把打牢征管基礎作為提升稅收征管水平的重要環節來抓。在稅收戶籍管理上,根據總局頒布的《稅務登記管理辦法》和省局有關征管業務流程重組的精神,結合我市機構最佳化調整變化的實際,及時制定新的《稅務登記操作規程》,規範稅務登記管理行為,最佳化業務流程,提升納稅服務水平。從建立經濟戶口管理的長效機制出發,研究制訂了《關於加強經濟戶口管理的實施意見》,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責任,配套相應的量化考核辦法,確保清理戶口工作持之以恆深入開展。在稅源管理環節,按照“抓大、控中、規範小”的管理思路,全面推行對納稅人的分類管理,制訂並下發了重點稅源監控辦法實施細則,利用“大集中”信息資源,建立起a、b、c三級的重點稅源監控體系,分別由市局、縣區局進行分級監控,實現了對重點稅源納稅申報、應納稅款、入庫稅款及財務情況等的適時監控,進一步掌握了組織收入的主動權。在票證管理上,認真貫徹省局的工作要求,部署開展“六個一”工作的具體措施,嚴格貫徹落實檢查工作責任追究制,對所有徵收單位的稅收票證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全面的清理和檢查,進一步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規範稅收票證的管理。在發票管理上,開展了發票專項檢查,制訂了加強和規範門前代開發票管理的工作意見,對申請門前開票的範圍和條件及門前開票的工作流程、門前開票資料的歸檔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在社保費管理上,以社保費系統上線為契機,制定社保繳費登記業務流程,統一和規範社保派碼;制定社保應徵數據的導入錄入流程,進一步規範社保應徵數據的管理。進一步落實稅費“一體化管理”,摸清費源情況,掌握有效費源和重點費源,加強欠費管理,建立欠費檔案和清理欠費台帳,認真開展社保費自查自糾工作,嚴格規範社保費征管程式,建立和完善社保費的管理制度,促進了社保費征繳水平的明顯提升。

三、規範執法行為和整治稅收秩序齊頭並進,增創了依法治稅新優勢

堅持把依法治稅作為稅收工作的靈魂貫穿始終,以推進執法責任制建設為主線,切實加強執法檢查和執法監察,有效地規範了執法行為,降低了執法風險。同時大力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加大力度打擊涉稅違法行為,進一步堵塞征管漏洞,積極在我市營造公平競爭的稅收法治環境。

幹部執法行為更加規範。繼續做好稅收規範性檔案的查遺補漏工作,對錯清理、漏清理的檔案及時加以改正,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在糾正過錯行為的同時提出防範對策,有效杜絕了過錯行為的重複發生。同時,全面開展執法檢查和執法監察。從8月份開始,用近三個月的時間,組織對涉稅檔案、稅收政策落實情況和稅收執法情況等進行嚴格、嚴密的全面檢查。堅持查深、查透,在基層自行開展自查、交叉檢查、重點檢查的基礎上,市局又組織了檢查面達100%的重點檢查,確保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堅持動真格落實整改,實行稅收執法檢查工作底稿制度,經被查單位核對認可後,由法規部門發出《稅收執法檢查處理決定書》限期整改,確保整改落實到位。通過全面開展執法檢查和執法監察,有效地規範了基層執法行為,夯實了管理基礎工作,提高了稅收征管質量和水平,得到了省局“一促三查”檢查組的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