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中心2024年班子述職述廉報告

2、技能育人。

一是創新教學管理,推進教學改革,強化技能訓練教學。先後制定並實行了一整套完善的教學常規管理和教學檢查制度,定期邀請專業人員開會,指導教學工作。著力推進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定與職業崗位、課程教材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深度對接,積極推進課程體系建設,將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融合。積極創造條件,推進系部制改革和一專業一企業建設,不斷給教研組長下放權力,課程設定、教材選用、教師組閣由專業組長決定,教師考核時,教研組長有了考核權,調動了教研組長工作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教研工作有了活力。

二是創新專業建設。根據企業需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現有課程大膽進行改革,專業設定進一步細化,課程設定更加合理,開設適應企業需求、適合學生實際、適應社會發展的課程,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加強專業建設,我校現有7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套用專業和計算機套用專業為省級示範專業,會計專業和美術專業是我校發展較快、且成績較好的兩個專業,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和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是兩個新興專業,社會文化藝術專業是一個正在轉型的專業。我們根據專業實際,分類制定發展規劃,出台發展措施。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掌握的技能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根據學校實際,通過社會調研,對計算機專業和機電專業進行了細分,計算機專業分為組裝與維修、網頁製作、辦公自動化;機電專業分為機加工、汽車維修、電焊和電工。加快了會計與美術專業的發展,還新增了電腦藝術設計專業。

三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採用兩條腿走路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升學上來說,一是“三四”培養,即對於部分學習成績相對較好,且有升學願望的學生,學校選拔組成兩個教學班進行高三的總複習,參加對口升學考試,衝刺本科。二是“三二”分段培養,XX年9月承擔了五年制“三二分段”人才培養試點工作,與3所高職院校的4個專業實施了無縫對接。計算機套用專業與山西職業技術學院三二分段招生44人,機電技術套用專業與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三二分段招生48人,會計專業與山西青年職業學院三二分段招生30人,美術繪畫專業與山西青年職業學院三二分段招生44人。與3所高職院校經常進行交流溝通和課程設定對接、人才培養模式對接,確保學生的培養質量。三是“三三”培養,就是中職兩年,頂崗實習一年,對口推薦升入高職學習三年。“三三”培養重在技能。

四是創新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普遍套用現代信息技術,課堂多採用多媒體課件。廠中校、校中廠的辦學格局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酒店管理專業和美容美髮專業,文化課由我校教師授課,專業課分別由我縣的新紫金酒店、夢中人美容美髮店、你美造型美髮店負責,不僅上在學校的實訓室,而且直接上在企業。機電專業學生每周兩天赴xx曙光機械製造廠進廠進行實訓教學,由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專業老師,實現了教學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聘請有經驗的電焊師傅為電焊專業學生授課,讓學生真正學到了電焊技能。組織美術專業的學生赴榆次後溝古村、安徽黃山等地外出寫生,在實踐中學會技能、學會做人。同時,我們儘量創造條件,積極組織學生去天津、江蘇、珠海等企業實習,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為二年級學生外出實習,三年級學生頂崗實習創造更好的條件。

根據“企業需要什麼人才我們就培養什麼人才”的原則,狠抓學生技能訓練。通過課堂教學實踐、組織實習、技能興趣小組活動等形式普遍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電腦維修組裝專業的學生,細分專業後真正學到了本領,計算機維修專業學生經過3個月的技能強化訓練,完全可以獨立進行電腦維修,不僅承擔了學校400多台電腦的維修,還組成志願者,分赴社區、鄉村為民眾義務修理電腦,在做中學、學中做,效果明顯。組織校級技能大賽,評比學生操作能力,獎勵優秀選手,激發學生學技能的積極性。積極參加省市技能大賽,在今年的省、市技能大賽中,12名同學參加了省級技能大賽,全部獲獎,其中計算機專業學生孫菲菲獲一等獎,實現了我校在省級技能大賽中一等獎零的突破;美術專業學生王聰苗、會計專業學生賈玲玉分別獲得全市技能競賽美術、會計專業的第一名;會計專業教師王艷老師獲得全市技能大賽會計教師組第一名,並在省級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我們還積極開展短期培訓,今年完成了500人的雨露計畫培訓,為農民送去了技術和服務,為農民增收提供技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