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班子成員述職述廉報告

工會工作更是呈現全體教職員工的集體智慧。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它要求把人作為我們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創造條件。作為學校,我們的根本目標是提升辦學水平,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辦社會滿意的學校。而這一目標的實現要靠不斷發展的教師。所以我校工會關注教師的發展,盡最大努力幫助職工認識到發展的必要性,清楚發展的途徑,使他們體會到發展中的成就感。有了教師的不斷發展,才會培養出不斷發展學生,才會實現學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首先我們建立和完善以教代會制度為核心的學校民主管理制度:XX年共召開2次教代會;徵集2次教代會提案、2次合理化建議(一次是關於生態學校、一次是關於幸福教育)。我們收集提案後,立即對提案進行整理、審查和立案。今年我校推薦的楊遠芳校長的《幸福教育》與胡階慶的《創建學校中華文化藝術館》,一方面被行政採納,已辦結或正在辦理,另一方面被區教育工會評為金點子並向市總工會推薦參評。調研是發揮教代會經常性作用的重要措施。組織部分代表對學校領導或教職工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調研,為學校黨政或教代會提供參考。如楊遠芳校長的《幸福教育教師問卷分析》等。其次我們開展了“教師素質工程”,分為師德、業務素質、身心素質、藝術素質四大部分,各職能部門齊心全力,篩選出有助於教師素質發展的活動。組織了合唱團、內高班、高春鵬援疆3場師德報告會;組織了如周玉松老師講解科學word、學訪感受及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等5個講座、教務處組織了創優課大賽、此外王晨老師獲鋼琴比賽區級二等獎、張華君老師獲業務比武――說課市級二等獎為我區贏得了榮譽;自暑期幸福教育成為我校探索的“特色”,學校又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增強教師的幸福感:第一從楊校長闡釋“幸福教育”的理念,到耿老師從中華文化中汲取“幸福”的智慧,以及中心組全體會聽肖川的關於“幸福教育”的講座這是理念層面上的;第二是關注老師的心理狀況,兩次聘請耀華中學張麗珊老師進行心理講座;第三在體育組和各位工會委員共同努力下,校黨政的大力支持下。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三八婦女節的休閒運動會、羽毛球、桌球比賽、踢跳比賽,還組織住校青年教師觀影聽音樂會;第四發揮自身優勢促進教師藝術素養的發展,舉辦了第二屆教師藝術作品展,青年教師硬筆書法比賽,及萬水千山總是情――幸福教育之胡階慶個人寫生畫展,退休教師首先償試了鋼琴課;第五開展了關心

您的家庭幸福活動,今年入戶探望總計54人次;將以往買水果探望生孩子的老師變為贈送育兒書籍;為新婚及結婚十、二十、三周年的教師設計購買紀念品。我們的工作得到老師和兄弟學校的認可,被評為市級模範職工小家、音體組被評為系統級“五比一創”先進集體、原高三年級組被評為區級“工人先鋒號”。

自10月份接管新疆內高班,我又是學到了好多可貴的精神財富。內高班全體教師以家長的愛關心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張春妹將自己高燒的女兒交給家人照顧自己加班組織內高班孩子的活動、谷秀梅批改作文的批語比學生的作文還長、李晶懷孕本來就很容易飢餓卻仍堅持給學生解答問題到12點半直到學生滿意、劉括李麗兩位老師對學生的作業面批面改、王竼以她的敬業換來學生爭先恐後舉手的感人課堂、王校長用自己的錢給他們買柿子、薛主任及內派宿管老師陪學生去醫院看病幫他們緩解心理壓力、王磊將自己的衣服送給學生、韓梅幾乎每天探望學生早餐情況、胡階慶和謝老師給學生買刮痧拔罐的用品、劉洋組織任課教師與崇化教師交流、柴樹芳組織學生會的同學幫助內高學生的學習及寒假時的活動。

德育處的工作同樣是用奉獻編織。梁校長每天早來晚走工作已經12-13個小時,中午還與孫師傅一起將合唱團學生接送於兩個校區之間、三位主任無論春秋寒暑、無論天氣狀況每天迎送學生進出校門,這需要極大的毅力,而支持他們是全體班主任默默的奉獻精神。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學習身邊的感人事跡,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