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兼職的實踐報告

當代大學生維權意識 伴隨著兼職打工而來的就是打工者的兼職維權意識。利用假期打工,不但可以獲取報酬以工助學,而且有助於學生增長見識、提高勞動技能,為日後就業積累資本。高校學生雖然勞動素質高,但涉世未深,缺乏勞動保護意識,其中一些學生則因經濟困難急於掙錢而忽視勞動權益,容易落入非法用工陷阱。一些不法招工中介和用工企業正是看準了這種趨勢,才串通一氣制訂“霸王”協定,誘騙大學生上鉤。暑期剛剛開始,不少勞務中介機構的人員就進入高校招攬學生打工。一些中介提供的勞動用工協定中霸氣十足,只講用工單位要求,無視勞動者權益。江西科技師範學院最近制止了兩起勞務中介在學校招工的行為,涉及400名學生。在這兩起事件中,學生與中介簽訂的勞動用工協定書中規定,學生“必須完成”公司規定的每天11個小時的工作任務,“必須服從”用工企業的安置及調配。相反,協定對勞動保護措施、勞動環境等均隻字未提,甚至連用工單位名稱都含糊其辭。只強調責任,不明確權益,這樣的用工協定顯然是違反勞動法規的“霸王”協定。如果大學生簽訂了這樣的協定,合法權益必然受到損害。過六成學生有被騙經歷,被中介“忽悠”者最多,其次是被僱主欠薪。調查發現,只有不到一成學生通過學校勤工助學中心獲得打工機會,這些學生基本上都來自貧困家庭;四成學生通過家教中心等街頭和校園中介機構獲得打工機會;大部分學生則通過各種招聘廣告或經他人介紹獲得打工機會。缺乏規範的求職途徑和保障機制,讓很多大學生在打工時吃了“啞巴虧”。去年7月下旬,武漢3所高校200餘名大學生,分乘6輛大巴抵達深圳,經一中介公司介紹,欲進一家化妝品廠打工。但當學生們拎著行李在龍崗區坪山街道下車後,卻發現該中介公司並未按原定協定全部安排好同學們的工作,50名學生流落街頭,部分學生甚至無錢回家。事後中介公司拒不退還中介費。假期打工,報酬普遍偏低今年教育部下發《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規定學生參加勤工儉學勞動的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每小時8元。此外,各地勞動部門也對最低工資標準作出明確規定。然而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家教外,大學生打工從事其他工作很難達到上述工資標準,部分學生還遇到過僱主任意剋扣、拖欠報酬,延長工作時間等侵權行為。大學生為什麼會頻遭打工陷阱呢?原因在於在校大學生缺文憑、缺經驗,假期打工時間短,打工單位也不固定,用人單位一般不願與他們簽訂用工契約,這給他們維權帶來了隱患。大學生社會經驗欠缺,法律意識淡薄,當打工遭遇侵權時,不少學生沒有保留證據,或者怕丟面子,往往不了了之。打工維權難,大學生自身缺乏維權意識是原因之一。然而,大學生打工維權難的關鍵,還在於大學生假期打工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在維權時無法可依。勞動部於1995年頒布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5]309號)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餘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係,可以不簽訂勞動契約。”“既然不需簽訂勞動契約,大學生打工便不受《勞動法》的保護。”我們在採訪中了解到,大學生假期打工常見的陷阱有6種:一、是騙取中介費。一些不規範的中介機構利用大學生尤其是外地留校學生急於利用假期打工的心理,無中生有或以“急招”為幌子引誘學生報名,騙取“信息費”“報名費”。二、是強行收取押金、抵押物。上崗前,大學生往往被要求交納押金,或被收取身份證、學生證作為抵押物。交錢後,招聘單位又以種種理由讓學生回去聽訊息。有的單位在學生打工結束後,以扣留身份證、學生證相要挾,拒付薪金。此類押金還包括資料費、登記費、服裝費和培訓費等。三、是以培訓班為誘餌設定陷阱。有企業“舉辦”模特兒或歌星、影星培訓班,然後要學生花大價錢照藝術照參加遴選,最後再找藉口說應聘者條件欠缺予以拒絕。四、是變相傳銷。傳銷是目前大學生打工中經常遭遇的陷阱。學生本來是以銷售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公司卻要求他們必須購進一定數量的商品,不得退貨。五、是針對女學生的求職陷阱。一些不法之徒把目光盯在女大學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學生社會經驗少、輕易相信人的弱點,進行色情犯罪活動。還有一類陷阱多發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時,有的女同學不加考慮,單獨和對方見面,遭遇危險。六、是網路信息別輕信。網路上的招聘信息大多不“透明”,管理部門監管起來比較困難。如果學生實在想通過網路找工作,千萬別輕易將自己的電話留給對方;聯繫好後一定要對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因為很少有企業會直接在網上錄用求職者。 大學生假期打工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專家提醒,如果發生被騙、拖欠工資等侵權情況,應及時向勞動、公安等部門投訴舉報,儘量挽回損失。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是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接受鍛鍊的重要環節。如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大學生應該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必吃“啞巴虧”。 權益屢受侵害大學生打工似乎成了我國大學生維權領域的一個‘死角’。然而,在現行體制下,只要大學生自身和社會共同努力,維護打工大學生權益並非無可作為。” 在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打工大學生權益方面,應適度對《勞動法》的條款進行修正,將維護大學生打工權益納入《勞動法》保障範圍;同時,考慮大學生經濟能力薄弱等問題,在大學生打工訴訟維權方面簡化程式,爭取準確省時高效作出判決。調查者建議,政府職能部門應定期督促用人單位遵守契約法,對查處違反契約法規定的企業給予嚴厲處罰,在大學生權益遭受侵害後等待裁決的過程中,先給予大學生一定的資助補償;在社會上普及維權知識,安排法律工作者對大學生打工維權進行免費指導等。只有個人、社會共同努力,大學生打工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遭受權益侵害,大學生打工維權之路才能越走越順。大學生畢竟單純,完全識破陷阱還不太可能,但是凡事求穩,多觀察、多斟酌、多與家人商量,簽訂必要的契約和協定,檢查具有法律效力的資格證書還是必要的,一旦遇到問題要及時與學校或司法機關聯繫,以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在社會上行走,一些必要的虧是要吃的,那是成長的代價。但“吃虧”不同於“受騙”,“吃虧”是福,而“受騙”是禍,奉勸大學生小心為上,必要時也要給予有力回擊。 主要體會:關於大學生兼職打工的討論似乎成了媒體的一個“保留節目”。討論的題目主要是應不應該打工和打什麼樣的工。國家在就業方面每年都會有新的舉措出台但大學生兼職打工的方式卻少有進步。媒體披露了幾起大學生身陷傳銷的訊息外,我們還發現有些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乾起了幫人練遊戲級、擦盤子洗碗這些苦力活。有的當上禮儀小姐、模特,還有人沿街貼‘牛皮癬’賺錢,十足扮演著民工或者邊緣青年的角色。在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的今天,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尚且不易,一些普通無專業優勢的學生利用業餘時間打工,想專業對口,用其所學,既增長學問,又有可觀報酬,實屬不易。大學生打工兼職這條路上會有荊棘,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大學生要走的就業之路就像是破蛹而出的蝴蝶,結果固然是美麗而快樂的,但過程卻是痛苦而漫長的。願大學生們在合理規劃的打工兼職過程中,用積極的視角來理解社會,理智權衡後正確抉擇,在兼職的過程中播撒希望的種子,在未來的求職路上收穫累累的果實。不要抱怨這個社會是如何如何的黑暗,哪裡哪裡的人是不對的。因為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的抱怨而改變的。只有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