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保護區實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者:xx

所屬學校:武漢理工大學

專業班級:生物技術0901班

實踐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平海鎮港口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

實踐日期:XX年7月21日——XX年7月27日

實踐時間:7天

實踐原因:保護區位於家鄉港口,地理位置適宜;海龜是港口所特有的海洋動物,身為港口人對之有著特殊的情感;個人的成長經歷及興趣愛好涉及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方面。

實踐目的:增進對海龜保育工作的認識,增強愛護海洋生態環境的觀念,加強學習和動手能力,增加社會實踐的經驗以及完成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的作業。

實踐內容:到海龜保護區的海龜館裡體驗海龜管理員的日常工作:給海龜投餵食物,清洗海龜池,維護海龜館的清潔衛生,維持遊客在海龜館裡的參觀秩序,勸阻遊客一些不文明的、對海龜有傷害性的不良行為,以及協助海龜管理員完成其他一些工作。

實踐結果:雖然此次社會實踐為期只有7天,其深入程度也僅僅是體驗保護區內海龜管理員工作生活的淺層水平,但這一個星期的實踐的確讓我了解了不少關於海龜生活習性和保育方面的知識,以及保護區在建設發展方面面臨的問題和艱辛。感謝他們為我提供的實踐機會,讓我拓展了知識和視野,對海龜這一海洋爬行動物以及海洋生態保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為以後的學習與就業留下難得的經驗與啟發。

體會總結:生態環境和物種是這個地球上一旦失去後就難以復得的寶貴財富。港口人民一直以來與海龜為鄰,見證了從發現海龜灣、盜挖海龜蛋、捕殺海龜到共同攜手保護海龜,與海龜和諧共處的百年歷史。作為一個從小認識海龜的港口人,中國大陸乃至亞洲大陸漫長海岸線上唯一的海龜產床的獨特之處讓我既自豪又擔憂。全球的海龜數量在下降,而港口海龜自然保護區近年海龜上岸產卵的情況不容樂觀,我國海域的海龜生境和數量形勢嚴峻。海龜保護需要不斷努力下去,希望有更多有志於這方面的年輕人投身於這方面,同時向正在為海龜保護付出努力的工作者致敬!

導語:廣東省惠東縣港口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是今天中國大陸18000公里海岸線上最後的一個海龜產床,也是亞洲大陸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1985年6月,廣東省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成立海龜自然保護區。1986年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海龜自然保護區晉升為省級保護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國際瀕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龜,及其產卵繁殖棲息地。每年5月至11月,綠海龜會不遠萬里,漂洋過海回到它們的出生地——海龜灣,完成繁殖後代的重任。港口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除了海龜保護區的身份之外,它還是港口漁政執法部門的一個支隊和港口海監執法部門的一個支隊,這裡的一些工作人員除了從事海龜保育和相關研究以及保護區建設等工作之外,在必要的時候還會身穿正式制服出海執法,在禁漁期內駕駛漁政執法船在保護區海面上驅逐或逮捕非法捕魚的船隻。

XX年7月21日星期五,在大伯的介紹下,港口海龜自然保護區為我提供了一個在保護區內進行為期一個星期的暑期社會實踐的寶貴機會。

7月21日,我來到海龜灣,保護區技術科的林科長接待了我並讓我認識這裡的一個海龜管理員,他剛從市場上買回用來投餵海龜的食物——通菜。他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會教我學習海龜管理員的日常工作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