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領導班子述職報告

**縣人民政府領導班子述職報告

(2007年9月)

本屆縣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執政為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把重振淮北工業強縣雄風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定位和總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六年振興規劃”總攬全局,埋頭苦幹,攻堅克難,負重前行,奮發有為,堅實地走過了“一年倍增、兩年翻番、三年趕超周邊”的振興之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200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21億元,同比增長15.2%,增幅全市第一,是2002年的2.3倍;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7.68億元,同比增長75.3 %,是2002年的3.5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1億元,同比增長54%,增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是2002年的2.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4246元,同比增長10.6%,是2002年的1.4倍;三次產業結構實現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重大突破;在全市目標管理考核中首次奪得三縣兩區第1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今年全縣各項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35億元,同比增長15.6%;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476.5元,同比增長16.3%。1—7月份,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56億元,同比增長71.2%;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7.1億元,同比增長44.4%。

一、堅持學習,加強調研,班子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每年年初,縣政府領導班子均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年度學習計畫,,並確保做到目標、時間和要求“三明確”。在堅持每月一次集中學習的基礎上,採取舉辦知識講座、參加培訓、觀看電教片、赴外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求學習之真,務工作之實,較好地保證了學習效果。通過理論學習,班子成員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思想觀念得到進一步解放,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得到進一步增強。二是注重調查研究。縣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能夠始終堅持每月用一周以上的時間,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工作。同時,根據班子成員分工,組織開展了如何建立有效招商機制、開發區建設以及經營城市、新農村建設、加快林地資源開發等一系列課題調研活動。近三年來,領導班子成員撰寫出《在後發快進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實事求是要求建設社會新農村》等具有前瞻性、指導性、可操作性的理論和調研文章40餘篇。三是堅持學以致用。始終堅持把學習與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做到學以資政、以用促學、學用相長。近年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矛盾,在深入學習和調研的基礎上,適時提出並實施了“三得”和“五個一”為民工程、招商引資駐廠員制度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的“一觀三制”等一系列創新的工作舉措,不僅有效地化解了制約我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難題,而且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

二、圍繞中心,攻堅克難,縣域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一是大力推進工業突破,加快打造新興工業基地。以紡織服裝、精深木業和電光源三大產業為主導,堅持外引內培,重點打造華東新紡都、淮海經濟區木業走廊、中國第四大木地板生產基地和新興電光源產業基地。目前,全縣含在建的棉紡生產規模已達70萬錠、成衣3000萬件套,木業加工能力超過150萬立方米,年產節能燈管4億隻、普泡1億隻。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進縣域工業化發展的首選,提出了“招商引資從企業投產才真正開始”、“為企業服務也是為百姓服務”等先進服務理念,大力推行專業招商、組團招商、產業鏈招商等系列招商活動。組建了20個駐外招商分局,主攻投資規模超億元的重大項目、產業配套項目,增強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和競爭力。圍繞 “打造蘇北一流開發區”的目標,高標準規劃建設了總面積達83平方公里的縣經濟開發區,並持續加大開發區基礎配套設施投入和建設力度。目前,開發區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配套資金13億元,國際商務中心、藍領公寓、污水處理廠、1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等一批重點配套設施項目相繼竣工;開發區建成區面積和基礎設施配套面積均達到15.2平方公里,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一大批外資項目、國內知名企業、上市公司相繼落戶,開發區共入駐企業416個,其中超億元項目39個,實際投入超60億元。2006年5月縣經濟開發區順利進入省級開發區序列。 

二是實施四城聯動戰略,加快建設中等工貿生態城市。以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聘請了高資質規劃設計單位,編制和完善了縣城總體規劃、城市建設戰略規劃以及各類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相關專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率已達100%,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的有序開發建設。圍繞建設40平方公里、30萬人口中等工貿生態城市,大力實施以工、以貿、以文、以水“四大興城”計畫,強勢推進城東工貿新城、城西泗水古城、城北文化新城、城南生態名城“四城聯動”開發。按照“三高、三化、三精”要求,突出“打造一批重點功能區域、完善一批重要基礎設施、興建一批重大標誌性建築”,全面提高城市建設品位。重點實施了包括城市外環暢通工程、城市重點市場建設工程、八大節點建設工程在內的城市“十大創建工程”和包括十大精品社區、十大專業市場、十大商貿特色街在內的“八個十工程”,不斷完善城市服務功能。近三年來,政府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億元,帶動社會投入超過60億元,投入累計超過**歷史總和;建成區面積由2003年的12平方公里擴張到目前的32.4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配套面積擴張到4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6%提高到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