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徐副市長的述職報告

最近網上及其它媒體對廣州市副市長徐志彪的述職報告議論紛紛,經過幾天的研究、思考,現發表我的看法如下。文章採用眉批的方式結合原文進行評述。

廣州市徐志彪副市長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的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我自xxx年6月開始擔任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務,分管教育工作。根據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廣東省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試行辦法》(粵辦發〔XX〕9號)等檔案的精神,我對照考核指標體系,認真開展自查自評。下面,我就XX、XX年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責任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個副市長僅僅只分管教育工作,那教育局長是乾什麼的?是不是農業、工業等等部門、行業都要設一個副市長?那得要任命多少個副市長?

《廣東省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試行辦法》中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這種提法就有問題,按正常的語法理解,“縣(市、區)”與前面的“市”是同等級的,都是“地級以上”,這顯然與實際情況、與發文者的本意不符。實際上,只要說“縣(市、區)以上”,就包含了“地級以上市”,所以檔案標題中的“地級以上市”純屬畫蛇添足。這就如同我們應該是說“國中以上學校”,而不應該是說“大專以上高校、高中、國中學校”。想不到省政府發出的檔案居然會出現這樣的低級語法錯誤!居然那么多領導幹部都沒看出來!我們的領導幹部就是這樣一個水平!

從標題和內容來看,徐志彪副市長的報告僅僅只是匯報了其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責任的情況,所以只能算是對某方面工作的工作報告,而談不上是述職報告,因為述職報告是指針對其擔任的職務所負責的所有工作的報告。因此,標題中的“述職”兩字也是畫蛇添足的。正因為他的標題的誤導,使得各媒體都相應地把他的打分說成了對副市長工作的打分,也就難怪人們對其給自己打如此高分而議論紛紛、表示不屑了。既然只是對某一方面的工作進行評價、打分,那么,打那么高的分也就並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了。

要對工作業績進行評價,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依據是開展工作之前的工作計畫,你原來的計畫是怎樣的?對比之下完成得怎樣?這樣就清清楚楚。可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徐志彪副市長的工作計畫。我們從來就沒有見到過任何一個領導幹部的工作計畫!難道直到如今這個年代我們的政府連工作計畫這樣的工作方法都還沒採用?

要對幹部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公示,首先就應該要求其制定工作計畫並予以公示。如果沒有工作計畫或者工作計畫都做得不好,那么他豈不是會瞎乾一通?事後再來評價豈不是已經遲了?合理的管理方法應該是:幹部編制工作計畫後,提交給有關部門審查,然後予以公示(徵詢民眾意見再修訂、審查、公示),然後備案並實施。工作完成後或期限到了以後,對照計畫評估工作業績。其中,制定工作計畫的好壞也是考核的一項內容。

一看徐志彪副市長的述職報告就知道,他肯定事先沒有一個正式的工作計畫。

一、對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的認識

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城市,把廣州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和區域文化教育中心,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XX-2020)》賦予廣州的最新定位和發展戰略。廣州市委、市政府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大力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努力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健康發展,至XX年底,全市3歲及以上兒童入園率為108.88%,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為99.76%,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為91. 26%,普通高中畢業生升學率為82.06%,與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教育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廣州教育以其底蘊深、理念新、規模大、質量高、輻射強的整體優勢,始終保持著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在全省的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排頭兵作用。

“對履行基礎教育工作職責的認識”這不是徐志彪副市長的工作內容及工作成效。認識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應該是在開展工作之前就有了認識,否則就難以搞好工作。如果你早說你的認識還不夠,還能相信你能做好這項工作、讓你擔任這個職務嗎?當然,由於種種原因,事實上我們的很多幹部在被任命職務、開展工作之前確實是認識不夠,所以,邊乾邊學習、思考是必要的,給予進一步教育也是必要的,但不管怎么說,你提高認識的過程和成效都不是工作內容和成效,最多只能算是搞好工作的方法,那也只能是在介紹經驗時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