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團委副書記個人述職報告

(二)學生社團建設方面。根據現有在校生的特點和需求進行社團組建和改建。目前我校區擁有的10個學生社團(文學社、書法社、英語協會、吉他協會、演講協會、記者團、志願者協會、藝術團、裁判協會、羽毛球興趣小組)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發展能力以及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方面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三)團員青年服務意識和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方面。一是完成04、05、06級迎接新生任務,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校內宣傳、新生接送、布置會場、迎新生入學晚會等。二是組織青年志願者和廣大學生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豐富學雷鋒活動的內涵。**校區處在地級**市所在地,市各級黨政部門因開展的各種大中型活動需要,經常邀請學校派人協助完成相關的工作。校團委每次接到任務,都是積極做好校內各部門協調工作,及時組織青年師生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參加校外活動,並把參與校外活動當作培養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課堂。兩年多來,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達5500多人次,無償獻血3萬多毫升,校團委被評為全區自願者助殘先進集體,團員梁元鳳被評為全區自願者助殘先進個人,先進事跡先後在左江日報和**人民廣播電台上進行了報導。三是鼓勵學生髮揮專業特長服務社會,組織學生幹部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兩年半以來來,我校區藝術團參加校外各種文藝演出數十場,參加的學生達500多人次,參加電子、電腦技術諮詢和維護活動100多人次,義務維修家電50多台(件)。許多藝術系和數計系信息技術專業的學生正是通過此類活動發揮了專業技能,並得到社會的認可。經過校團委的聯繫,還有許多同學在社會上開展了廣告製作、飲食服務、禮儀服務、家教等社會實踐活動。

[1] [2] 下一頁

(四)文體活動平台構建和校園文化氛圍方面。從XX年下半年開始,**校區停止招收中專生,在校生人數銳減,給團委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帶來了許多實際的困難,面對課餘時間學生四處閒逛,每到周末之夜燈光暗淡、氣氛清冷的局面,上任之初本人就利用有限的學校資源大膽地創設了幾項校園文化活動品牌,逐漸形成“周末文化套餐”系列,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參與,活躍了校園第二課堂氣氛,促進了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一是創設“新星杯”周末音樂擂台賽。音樂擂台賽每隔一周利用周六晚上在校大會堂進行,廣大唱歌愛好者有了一展歌喉的機會,更是得到了藝術系師生的鐘愛。二是創設周末影視欣賞、露天舞會活動。兩年來總計播放影片上百片、舉辦青春舞會40多場。三是創設校園系列體育競技活動。除了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等常規的運動項目外,還充分利用本校作為**民族體育訓練基地的優勢,開設了“兩人三條腿跑”、“板鞋賽跑”、“高腳馬賽跑”等簡便易學的趣味競技項目,極大地活躍了課外活動氛圍。四是創設“幸運之星”周末益智活動。為了進一步活躍周末活動,本人到中國移動**分公司拉贊助,購置了價值2800多元的整套自動計時計分的電腦搶答器和競賽演示系統軟體。經過調試、籌備,從XX年下半年起在現有的大會議室內開展“幸運之星”周末益智活動。目前“幸運之星”周末益智活動已經開展了9期,效果良好。此外,校團委還在校內組織進行了6台文藝晚會、5次書畫展、1屆校園文化藝術節和1屆大學生讀書活動月,豐富了學生的課餘文化活動,開闊了學生知識視野,促進了學風建設,最佳化了校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從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全校區的學生提供了增長知識、增強能力、塑造自我的舞台。許多優秀學生嶄露頭角,在校內外參加的各種競賽活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藝術團的趙燕玲同學獲得“中越青年歌曲演唱大賽”金獎,學生會宣傳部的孔繁飛同學活動第四屆南疆青年文化藝術節“南疆青年文化使者”大賽最佳口才獎等。

(五)宣傳工作方面。抓好廣播室建設,充分發揮文化長廊、牆報、板報、櫥窗的作用,組織宣傳部、信息部、記者團、文學社學生向**師專報、校園網站、**日報提供了一大批反映校園動態的優秀稿件。兩年來共播出廣播稿5000多篇,出版牆報、板報400多版,拍攝圖片1萬多張。

五、廉潔自律,清正廉明。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本人一直以廉潔自律,勤政務實作為行為準則。任現職以來,本人主持**校區團委辦公室的全面工作,掌管校區的團費和各項活動經費,但不貪不沾,明賬細算,管好用好有限的資金。從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參與摸牌賭博、不接受任何單位個人的禮物饋贈和宴請,不利用私事大操大辦,藉機斂財、謀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