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學校領導班子述職報告

學校以教育系統“書記創新工程”為契機,通過“學習十八大,再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開展“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升行政執行力”、“加強學習,實現雙育雙強計畫”等系列活動,強化黨員幹部黨性意識,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增強服務與爭先創優意識,湧現出一大批優秀黨員幹部,成為我們身邊的楷模。施全勝同志被評為xx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張學英同志被市教育局授予“教育創新,工作創優”勞動競賽優秀示範崗崗長,熊惠同志所帶班級被評為xx市先進班集體,周紅玲同志被評為xx街首屆十大名師。正是黨員幹部的模範引領,學校面貌日新月異,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2、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

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營造全員育人主流意識,加強德育系列人員隊伍建設,特別是班主任隊伍建設。建立了班主任例會制、班主任學習制度、班主任工作量化評比制、班級量化評分公示制,還建立班主任激勵機制,將班主任工作考核納入績效管理,優先考慮優秀班主任的評先、晉級、提拔。這些措施有力地調動了班主任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使學校德育工作上下左右聯繫密切,協調一致,發揮了德育管理效能,提升了師生的綜合素養。王麗萍同志被評為xx市百優班主任。

3、強化科研骨幹隊伍建設

學校發展離不開教育科研,“科研興校”已成為教育共識。我們一方面派遣教師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學習,另一方面聘請專家來我校進行專題講座、現場指導,幫助我們制訂教育科研計畫,確定科研選題。我們堅持從實踐中選題,研究自己的問題、身邊的問題,研究成果回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不再覺得教育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學校還建立了個人課題、校級課題、區級課題、市級以上課題研究的聯動機制,既調動了廣大教師合作攻關的積極性,又為教師個性生成搭建了平台,也為學校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饒玉平、程紅林老師的個人科研課題已進入結題階段。

4、打造名優教師團隊

教育創建品牌是無可非議的,打造名校就要有一大批名師支撐。學校在打造名優教師團隊方面一方面邀請市教育局名師工作室成員帶徒弟,加快成長步伐;另一方面對骨幹教師進行重點培養,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參加培訓、觀摩學習和改革實踐的機會,讓更多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我們還利用學校現有資源開闢我校自己的名師工作室,制定了教師專業化培養方案,為教師搭建共同成長的平台。

通過加強四支隊伍建設,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和後續發展的保障。

(三)管理創新增添實效

學校發展靠管理,效能提升靠創新。我們的作法是:

1、創新管理機制

一是加強學習十八大會議精神,提高政治思想素質、人文素養、政策水平和決策能力,制定出台了領導幹部學習制度。二是常懷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讓教師和學生看得見校長的工作,建立了領導幹部述職制度和幹部班主任聯席值日制度。三是做到勤政廉政,不以權謀私,不爭功奪利。制定了學校領導幹部勤政廉潔制度,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學校三公經費大幅減少。四是讓教師感受到校長的教學領導力,把教學作為第一要務,堅持走進班級、走進課堂,與教師一道聽課評課、研究教學、指導教學,建立了領導幹部聽評課制度。一年來,學校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師培訓、後勤管理、資源配置等各方面,各職能部門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守住主陣地、傾注主戰場;既通力協作,又全面發展。學校被評為xx區素質教育特色學校。

2、科學決策,民主管理

(1)學校工會與教代會進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學校各項規章制度

(2)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首位。

(3)學校實行目標化精細管理。

3、考量舊制,創新機制

對學校既存制度進行考量審查,對照學校最新的精神文化價值,確定哪些制度需要繼承,哪些制度需要改良,哪些制度需要新創,哪些制度時機不成熟,暫時擱置訂立。一年來,學校各項管理落實到位,形成了學校制度文化建設模組,校園教學事故、安全事故保持零的紀錄。通過提高管理創新,增添了學校發展的再續能力。

(四)“兩項工程”打造品牌

1、加強德育常規建設,提高德育管理實效

我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時刻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 

(1)加強學生養成教育,提高綜合素質

我校把每學期開學第一個月定為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各班利用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政教處和團支部利用不同形式進行督促檢查。通過對學生集中進行行為規範系列教育,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