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關於十一五工作總結及十二五工作規劃

二、“十二五”規劃

未來五年是我鎮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的五年,是現代農業大發展的五年,是人文旅遊與綠色經濟協調邁進的五年。做好今後五年的各項工作,對於我縣統籌城鄉發展和“新農村示範片核心區”的統一規劃,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小康鎮,實現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後五年,我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生態經濟大發展”這一主題,切實增強“爭先意識、創新意識、開放意識”,穩步推進“設施農業、苗木花卉、畜牧養殖、林果蔬菜、近郊觀光農業生態區、新農村示範片核心區、新型商貿區、特種水產養殖區”等八大產業經濟片區的發展,圍繞遼安路一線開發構建新型休閒度假區,逐步實現“農業生態化、工業高科化、旅遊特色化”。

奮鬥目標是: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16.2億元,年增長15%;人均收入達到10238元,年增長10%;農業總產值達到5.04億元,年增長4 %;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3億元,年增長15 %。

圍繞上述思路、奮鬥目標,今後五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八大產業區”為統領,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立足於促進農民增收,繼續實施以發展“設施農業”為重點的農業“八大產業區”工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生態化進程。

1、建設“八區一線”產業帶。以土地流轉為手段,以標準化建設為要求,以市場效應為帶動,紮實推動農業“八大產業區”工程進程。以柏楊設施農業園為中心,以先林、農興、羅林、前進為輻射面建設千畝大棚蔬菜區;以前進為中心,以羅林、雍峙輻射面村建設千畝花卉苗木區;以紅花“東蘭果業生態園”為中心,以獅子、回龍、斬龍、馬安、太平、竹園、興隆為輻射面建設萬畝林果生態區,完成紅武、六合2個村水果主產區兩千畝新型果品換優工程;以龍興為中心,以前進、羅林、雍峙、柏楊、聯豐為輻射面建成萬畝近郊農業觀光區;以紅武為中心,以聯豐、柏楊、先林、雍峙、西橋為輻射面打造“新農村示範片核心區”;以雍峙“時新特種水產”為中心,以安昌河沿線的龍興、聯豐、柏楊為輻射面建設“特種水產養殖區”。繼續做好西岩、前進、羅林、白鶴林、文星、柏楊、先林縣城建設規劃區的征地拆遷工作,為縣城建設和工業發展服務。沿遼安路一線大力發展農家樂、休閒莊等鄉村旅遊。將雍峙山和前進的尖包山納入統一規劃,建設成安縣佛教文化中心。依託本地聖康禽業、聯豐鴨業等龍頭企業,新建10萬隻標準化蛋雞養殖小區5個、10000隻標準化肉雞養殖園20個,百萬肉鴨養殖園2個,新建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10個,實現養殖業經濟收入的翻番。

2、夯實品牌戰略基礎。積極鼓勵集中連片面積在300-500畝規模以上的園區式經營方式,倡導農戶以專業合作社、股份制經營等形式來組建產業發展實體,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的“三統一”的經營管理模式,來發展農村經濟並適度經營採摘休閒旅遊項目;品牌建設上,積極利用縣鄉科技資源和縣政府即將組建的區域農技推廣站,圍繞“聖吉康”和“森泰呱呱蛋”兩大品牌各建設一個規模為1000畝的標準化示範園,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推廣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逐步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並鼓勵、支持各類企業、合作組織開展農產品商標註冊,努力創建2個市級以上名牌產品,全面提升我鎮農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搞好基礎設施及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抓好以柏楊村為中心的設施農業園區和遼安路沿線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新打機井50眼,完成國土資源整理項目,解決項目區內人畜吃水及灌溉供應。從市縣兩級積極爭取資金、設備,推廣殺蟲燈、防蟲網,完成東蘭果業生態園、琯溪蜜柚產區、五星枇杷產區的無公害生產設施的全覆蓋;大力培養農村經濟人隊伍,重點推廣黃金酥梨矮化樹種、遮雨棚、雙調技術及各類林果儲存和深加工技術,解決“果裂”問題,提高林果附加值。

(二)圍繞縣城建設規劃,發展鄉村生態旅遊。

 1、構建精品休閒度假區。結合我鎮人文資源和生態產業園區的建設,依託“一環五縱五橫”的公路網框架和獨特的生態資源環境,有效整合境內星散分布的農業科技觀光旅遊園區、漢唐文化、冉駹民俗、雍峙佛教中心等生態旅遊景點,繼續打造“貓兒溝”、“月亮灣”等度假休閒村,在聯豐、先林、紅武、六合、西橋等和遼安路沿線的淺丘地區發展鄉村生態旅遊。

2、創新旅遊運作模式。繼續做好冉駹文化、千年古鎮歷史的挖掘工程,做好基建工程和拓展旅遊項目建設。建成一個集林業觀光、田間體驗、民俗娛樂、休閒度假、體育競技為一體的官斗山首站旅遊勝地;依託中國佛教文化雍峙中心,結合傳統文化,建設一個集傳統文化與佛教理念的文化遊覽基地;在盈利模式上,做好時令瓜菜採摘、蔬菜認養種植等旅遊項目。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最佳化招商引資投資環境。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前進、羅林、雍峙、農興四個村的近4000畝土地實施5年有效規劃,做好征地拆遷和補償工作,為入駐企業提供寬鬆的政策環境,繼續為華晨汽車、銀河科技、好醫生藥業等入駐園區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做好續建項目和新建項目協調工作。另外,協助聖康禽業完成20萬蛋雞無公害集中基地建設工程和企業的改擴建工程。通過技改擴規、延伸產業鏈把企業做大做強。創新投資環境,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填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