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政府關於十一五工作總結及十二五工作規劃

2、最佳化招商引資投資環境。按照縣城建設的總體規劃和縣委縣府的要求,主動服務於新縣城建設,繼續做好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完成大南街、解放街的就成改擴建工程,同時抓好城鎮治安環境和衛生環境的綜合整治,營造宜居宜商人文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品位,增強城市競爭力。

(四)抓好示範片核心區建設,推進新農村提檔升級。

扭住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這一要務,嚴格按照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和縣委縣府的要求,全面推動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展開。到2024年,新農村建設推進村要覆蓋到全鎮20個行政村,並通過完成新農村建設規劃與評審。

1、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農村道路建設,計畫投資370餘萬元完成公路網改造18公里,完善“一環五縱五橫”的公路網建設;二是抓好農村信息化建設,做好農村寬頻網全覆蓋,全面啟動村村通數位電視工程;三是推進安全飲水工程,重點解決好高氟水、高砷水等水質不達標的問題;四是搞好征地拆遷安置工程,完成失地農民安置任務;五是抓好“新農村示範片核心區”建設,把“新農村示範片核心區”的紮實推進,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2、完善農村衛生管護長效機制。健全村級衛生保潔工作機制,在全鎮形成主要路段專人專職保潔、各村屬地管理維護的新格局。同時,繼續加大宣傳、發動力度,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共同建設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爭取實現我鎮環境衛生根本性改觀,做到具有視覺衝擊力和震撼力的效果。

3、加強村級民主政治建設。大力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繼續完善和落實“農村兩委主幹雙述職雙匯報”、“新農村建設百分考核制”、“農村村務財務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嚴格執行村民代表和村民會議議事規則,所有村務工作的開展均按民主議事程式履行,並上報備案;農村財務管理全部實現電算化、規範化、公開化;注重村幹部素質工程教育,加強科學發展觀教育,充分利用農村網路文化站的教育作用,分批次組織村幹部到先進鄉鎮學習致富管理經驗,努力提高村幹部依法辦事的能力和為民服務的水平。

(五)辦好民心工程,促進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1、辦好民心工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各項支農惠農政策,通過深入基層調查走訪、問需於民,真正把黨的好政策落到最需要解決的民眾身上,把農村合作醫療、小額保險、低保五保、糧食直補、家電補貼、科技下鄉、助殘撫恤、農機補貼、傳染病防治等各項惠農資金、信息服務貫穿到改善民生的工作實際中。其中新醫合參保率五年內要達到並穩定在百分之百,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要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村沼氣池建設新增300戶以上。

2、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一是抓好計生工作,確保人口出生率在國家控制的範圍內;二是抓好國防教育,為國防事業提供合格的兵源,同時繼續做好民兵訓練和民兵預備役隊伍建設;三是做好文教衛生工作,讓適齡兒童100%完成九年制教育,完善醫療條件,杜絕疫情傳染病的發生;四是抓好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建設,維護職工和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五是加大“五六”普法力度,提高市民遵法、守法意識;六是是圓滿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查清十年來我鎮人口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居住環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為科學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六)提升行政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

1、提升行政效能。實行項目細化、責任主體明確化、崗位責任具體化的“三化”機制,將工作定責、定量、定質、定時,以目標引領,效率優先,以責任問效,步步緊跟,有序推進,重在實效。把求真務實作為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重大事項班長領頭,人大跟蹤問效,搶抓機遇爭分奪秒,有三步並作一步的趕超精神,卓有成效的完成任務。

2、創新管理機制。建立政府工作人員績效評估體系和機制,把民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行政效能管理的重要標尺,強化服務崗位管理,規範服務人員行為,實行承辦事項首辦人員負責制,對工作不力,造成損失的要實行問責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社會事件要做好預防和應急工作,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最大限度地保護民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加快花荄鎮經濟社會發展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時代對我們的要求,是全鎮人民的殷切希望。我們將在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依靠全鎮人民,振奮精神,搶抓機遇,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實現“十二五”規劃的任務和目標,為建設和諧、美麗、富饒的新花荄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