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協定範本

第六十六條 合伙人會議應當備置會議記錄本。出席合伙人會議的合伙人應當在會議記錄本上籤到。

合伙人會議審議的內容和形成的決議應當記載於會議記錄本,需要表決的還應當製成書面表決書並表決,出席會議的合伙人應當在會議形成的所有會議檔案上籤名。委託表決的,應在會議記錄本中註明,並將委託書一併存檔。

第二節 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

第六十七條 事務所可以設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委員對外可稱[管理合伙人],根據管理委員會授權履行職責。

執行合伙人為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的當然成員。

第六十八條 管理委員會委員由[三分之二以上]合伙人同意當選,每屆任期[三年],可以連選連任。

第六十九條 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向合伙人會議報告工作;

(二)執行合伙人會議決議;

(三)向合伙人會議提交以下議案:

事務所的經營方針和發展規劃;

事務所的年度計畫,年度財務預算、決算、利潤分配和虧損彌補方案;

合夥協定修改草案;

事務所合伙人分工、內部機構設定及職責;

事務所是否延長經營期限;

事務所增資或減資方案;

事務所合併、分立、變更、解散和清算方案;

事務所名稱的變更;

事務所經營範圍、主要經營場所地點的變更;

入伙、退夥及其由此產生的財產份額轉讓方案;

事務所的智慧財產權和不動產的處分方案;

加入國際組織、組建集團,使用統一服務品牌以及對外投資投資等方案。

(四)審議批准事務所各職能機構擬訂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審議批准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解散方案及對分支機構的管理方案;

(六)決定重大資產[金額在  萬元以上或其他標準範圍內的資產]的購置及處理;

(七)決定重大契約、協定的簽訂;

(八)負責事務所的經營管理工作,決定事務所短期業務發展目標與發展計畫;

(九)提名執行(首席)合伙人,決定各職能機構管理人員;

[(十)決定具有重大爭議的業務報告的處理意見;]

(十一)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合夥協定而給事務所造成損失的合伙人以及侵犯事務所合法權益而給事務所造成損失的他人提起訴訟;

(十二)其他需要由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會議議定的事項及合伙人會議授予的其他職權。

(註:事務所可根據自身情況列舉職責。未設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職權可由合伙人會議行使。)

第七十條 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一般會議根據工作需要[每半年]召開一次,由執行(首席)合伙人召集和主持。執行(首席)合伙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本協定第七十八條確定的其他合伙人行使職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行(首席)合伙人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召集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臨時會議:

(一)執行(首席)合伙人認為必要時;

(二)三分之一以上管理委員會委員提議召開時;

[(三)十分之一以上合伙人提議召開時。]

執行(首席)合伙人怠於或拒絕召集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會議的,[過半數的]管理委員會委員可以推舉一名委員負責召集、主持。

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一般會議通常應於會議召開前[十日]、臨時會議通常應於召開前[三日](如合夥事務(合伙人)管理委員會委員無異議,可以提前召開)由召集人書面通知全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