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學團委工作總結

會上,部分同學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五四運動雖然離我們很遠,但它的精神卻永遠不過時;此次教育活動是就和諧主題所展開的一系列活動,讓我們深切感受它的精神;此次教育活動是共青團員的活動,每個活動都有一個主題,讓我們從中學到知識,得到鍛鍊,使團員間互相交流……

(3)開展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徵文評選活動

今年是“五四”運動90周年和建團87周年,為宣傳、謳歌共青團90年來的奮鬥歷程和光輝業績,進一步弘揚 “五四”精神,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激發團員青年熱愛阜陽、建設阜陽的熱情,展現我校師生團結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我校團委開展了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徵文活動。

本次徵文活動得到了青年學生的積極回響,共收到徵文200多篇。校團委將選出一、二、三等獎等進行表彰並選出優秀作品在校團刊上進行了刊登。

(4)組織開展“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籤名寄語活動報導

根據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和潁東區教育局的檔案精神,我校政教處、團委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後,組織廣大團員學生開展“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籤名寄語活動。

(5)舉行“邁入青春門,走好成人路”十八歲成人儀式

“我立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積極履行公民義務,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誠實守信,知榮明恥;服務他人,奉獻社會;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強健體魄。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與祖國共奮進,與阜陽同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6月19日上午,我校團委組織全校18歲中學生舉行“邁入青春門,走好成人路”十八歲成人儀式。他們用青春的誓言證明他們將成為祖國合格的建設者。

(6)“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教育同發展”徵文評選活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了解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光輝業績,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010年6月以來,根據團區委部署,在我校學生中廣泛開展了以“我與祖國共奮進,我與教育同發展”為主題的徵文比賽活動。

(7)組織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系列活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中小學生中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我校結合學校實際將組織系列慶祝活動。組織了“慶國慶”系列活動。

①看“百部愛國主義教育電影”。國慶期間中央電視台和地方很多電視台都在播放愛國主義題材電影,由於我校正處於新綜合教學樓建設時期,同學們根據實際情況和電視台的影片預告自主選擇收看紅色經典影片,並對感觸最深的影片寫出觀後感,團委共評出優秀觀後感20餘篇,擇優在團委部落格刊出。

②開展“國慶杯”中學生硬筆書法比賽。為了提高我校中學生寫規範字的意識和水平, 進一步規範學生書寫行為,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強化文字書寫的規範性和嚴謹性, 增強對祖國漢字文化的了解及審美觀,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學校團委在國慶期間舉辦了“國慶杯”中學生現場硬筆書法比賽,本次比賽有200名同學參加,共評出一二三等獎56名,優秀組織獎6個。

③國慶前夕組織學生進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8)組織師生參加市教育局系統“我心中的祖國”演講比賽。我校選配了王寧和李妮娜老師參加了教師組的比賽,選配了高二年級的鄭青梅和梁琛兩名同學參加了學生組的比賽,並獲得優秀獎。

一年來,我校團委不斷探索更加科學、民主的管理辦法和有利於廣大團員成長的道路,通過廣大同學和團委的共同努力,我校團委工作進展順利並且為學校工作做出應有貢獻。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團的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還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一是我校團隊組織工作方式、方法應倡導以工作爭地位。思想品德教育與實踐能力培養是學校團隊組織不變的工作內容。在活動設計上,更應堅持用正確的思想啟迪學生,用科學的知識充實學生,用生動的實踐鍛鍊學生,用先進的典型激勵學生,可以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聯合政教處等職能部門將思想政治工作做足、做細,在每一個活動過程中留下團組織烙在學校的每個角落留下團組織的身影,在每一個活動過程中留下團組織烙印,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團隊組織的溫暖。如我校開展的建設校園文化活動,在教室、校園團組織如何更好發揮應有作用值得探索。

二是進一步加大團員常規管理的深度。下學期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團員工作深度,細化工作的各個環節,全面參與團員常規管理,使團委的工作能做的更細、更實,真正發揮團委的檢查督促作用,同時還需加強學生幹部的思想教育和方式方法的指導,促使團組織真正為學校服務。

三是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按計畫開展活動,做到按部就班,不遺漏,不拖遢的開展各項活動,計畫上安排的活動要盡力做好做全,不能流於形式。下學期將進一步轉變思想,動腦筋,想辦法,創造性的開展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品德教育、常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