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婦幼保健工作總結

4、開展了鄉鎮衛生院放射、檢驗、呼吸內科三個專業的衛生技術人員培訓。

根據全省農村衛生服務能力項目安排,XX年利用國債項目資金分別為我市培養了279名放射、檢驗、呼吸內科醫師。為保證培訓質量,我市專門制定了培訓方案,指定教學能力較強的市中醫藥學校承擔本次理論培訓任務,理論學習結束後,直接安排到市級醫院進行臨床進修。

5、縣成為溫暖工程萬名鄉村醫生培訓項目縣。

溫暖工程萬名鄉村醫生培訓項目,是由中央統戰部負責協調、籌措和運用著名愛國人士、企業家先生捐贈的資金,配合黨和政府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開展的一項鄉村培訓項目。今年8月份,我市的縣被確定為溫暖工程萬名鄉村醫生培訓項目縣,根據項目安排,今年將免費為縣培訓100名鄉村醫生。

(三)社區衛生

1、出台《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施方案》。

為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長為組長,市發改、財政、勞動保障、民政、衛生等11個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台了《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施方案》,決定從XX年起按人均2.5-5元的標準對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進行補助。《實施方案》根據我市現有城市衛生資源與城區街道辦事處的位置、人口數量,在全市共規劃設定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5所。

2、引入競爭機制,面向社會,公開競爭設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為確保建設高質量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真正為民眾提供近距離的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建設過程中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將規劃建設的19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向全市公開競爭、擇優設定。共有22家醫療機構參與了競爭,提交了26份設定申請。

XX年6月9日,市政府組織發改、財政、勞動保障、衛生、民政等部門召開了評審會,共同對參與競爭的機構進行公開評審,市人大、市監察局對評審工作進行了全程監督。市工具機廠職工醫院等18個單位在評審會上脫穎而出,獲得了建設資格。

3、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內涵建設。

為加快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建設,市衛生部門積極爭取省級專項資金,投入60餘萬元印製了健康教育處方150萬份、居民家庭健康檔案20萬份,為每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置了一套高配置電腦、列印設備、一台37英寸液晶彩電,統一了門標、科室標牌和規章制度,下一步還將對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公共衛生服務給予一定補助,每建立一份家庭健康檔案,服務一個居民,補助一元錢。

4、實行一體化模式,規範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

為方便居民就醫,打造社區“15分鐘就醫服務圈”,我市在覆蓋面積較大、服務人口較多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面又設定了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規範管理,我市全面推行社區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明確指出社區衛生服務站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下屬機構,兩者之間必須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運行機制,共同為轄區居民提供安全、經濟、便捷、“六位一體”的連續性衛生服務。目前,已建成的12所社區衛生站均已與各自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一體化管理協定。

5、部門聯動,形成發展合力。

為確保建設質量與進度,市衛生部門制定出台了《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與布局標準》、《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與布局標準》等一系列規範性檔案,要求各建設單位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建設。為確保建設進度,市衛生局專門成立了督查組,定期對各單位的建設進度進行督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出並解決。等12家由廠礦企業等醫療單位改建或擴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進度較快,被列為第一批建設單位。9月28日-29日,市人大、發改、財政、勞動保障、衛生等部門共同對首批建設完工的12家單位進行了考核驗收。10月16日,市政府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全市首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授牌儀式,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及有關部門的領導出席了授牌儀式,並為首批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授予了銅牌,市委副書記還親自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其它由市直醫院投資興辦的7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於建設任務較重,被列為第二批建設單位,計畫12月份可掛牌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