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總結

天津市大港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總結

大港區地處天津市東南部,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大港歷史上曾是退海之地,隨著油氣資源的開發和石化工業的興起,其戰略地位與經濟地位日趨凸現。1979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大港區。轄五街三鎮,總面積1113.83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區政府所在中心城區面積19.03平方公里。大港建區至今已走過了25年的創業歷程,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建區頭16年,實現了由鹽鹼荒灘向全國重要石化工業區的轉變;“九五”期間,實現了由廠礦生活區向花園式城區的歷史性跨越;“xx”期間,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區屬國內生產總值和區級財政收入分別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初步形成了城市功能完備,生態環境優良,具有現代化雛形的濱海城市。XX年完成區域國內生產總值153.6億元,區屬國內生產總值53.2億元,實現三級稅收34億元,區級財政收入4.4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53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7億元,城區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3.2平方米。經過全區人民多年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奮鬥,相繼獲得了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區、全國文化先進區、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區等榮譽稱號,XX年被確定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一、主要工作進展

大港區對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高度重視,自1989年全國愛衛會下發《關於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活動的通知》後,區委、區政府以此為契機,堅持從大港的實際出發,吸收和借鑑國內其他城市創衛工作的先進經驗,大力開展完善基礎設施、整治市容環境、加強衛生防病、健全管理機制等一系列創建活動。1992年12月區政府批轉了區創衛辦制定的《大港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達標區規劃

(1993年-1995年)》。1994年1月被天津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領導小組命名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初驗基本達標區,同年12月被命名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復驗達標區,創衛工作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並在全國愛衛會、市愛衛會組織的歷次衛生城市檢查評比中取得優異成績。XX年全國愛衛會印發《國家衛生區標準》後,我區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創建國家衛生區的奮鬥目標,區委、區政府將創衛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決心舉全區之力,力爭用4年的時間把大港區建設成為國家衛生區,並在XX年通過了市愛衛會的考核,被命名為天津市第一個市級衛生區。

幾年來,我區瞄準《國家衛生區標準》,大力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城市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目前申報國家衛生區的五項基本條件即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面積,大氣總懸浮微粒年日平均值和城區除四害指標基本達到了《國家衛生區標準》。今年4月上旬,全國愛衛辦專家組來大港區對創衛工作進行幫助指導,根據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薄弱環節,逐項改進落實,創衛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回顧近幾年我區創衛工作歷程,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整體環境不斷最佳化

大港城區是由廠礦生活區演變而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先天不足,嚴重製約區域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為打破先天不足的“瓶頸”,我們近幾年累計投入89億元,大規模進行城市環境建設,做到年年有目標,年年有重點,年年有變化。目前,我區城市交通基本形成了內部暢達、外部環繞的“三縱三橫”城區道路網,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4.47平方米;採取bot方式籌集資金建設日處理能力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運用集合式信託投資方式募集資金9000萬元進行城區雨、污排管網建設;投入5300萬元建設垃圾處理場;建成108公里環港通訊光纜和3條對外通訊光纜;改造水電氣暖等市政設施,居民天然氣人戶率、供暖率均達到100%。對城市設施的適度超前建設,極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

區委、區政府以創建國家衛生區為契機,以城區創衛帶動農村創衛,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施農村城市化工程,即從XX年開始到XX年,把我區農村建成經濟發達,環境優美,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3箇中心鎮和24箇中心居住區,讓10萬農民住進環境整潔、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居住舒適的公寓式、別墅式現代化住宅小區。

(二)抓好園林綠化建設,積極探索鹽鹼灘涂綠化新路子

大港區由於是退海之地,城區土壤含鹽量達到3‰,綠化難度較大,據測算,每種1平方米草坪或種植1棵樹,需要投入100元。為此,我們因地制宜,攻堅克難,積極實施“綠色行動”。邀請植物學家、土壤學家到大港,攻克在鹽鹼地上搞綠化的關鍵性難題。以世紀大道綠化為突破口,改造後的世紀大道綠化面積2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56%,成為天津市最寬最綠最美的文明示範路;積極構建“以改善環境為根本,以建設現代化城市為目標,以單位綠化、居民區綠化為基礎,以防護林為屏障,以官港森林公園為基地”的綠化體系;在地勢低洼,土地鹽鹼的自然條件下,採取挖渠換土、暗管排鹼、建隔離層等方法搞綠化,逐步摸索出了鹽鹼灘上搞綠化的有效方法;堅持綠化與新辟拓寬道路、新建改造居民區、市容景觀建設三同步,形成了以街頭綠色小品為點,道路兩側綠化帶為線,小區庭院式綠化和綠地廣場為面的綠化格局;大力實施綠色工程,投入8000萬建設占地1000畝,綠化面積占46%的示範生活小區;新建100米寬,40米綠化隔離帶的城區北環路,對城區10條道路進行改造;進行l0萬噸城市污水處理及中水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建立天津大港古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經過不懈努力,1999年大港區獲得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區稱號。近年來,我們又投入3億元,新建綠地300餘萬平方米,植大樹100餘萬株,截至XX年上半年城區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達到35.91%和38.72平方米。

(三)注重環保和生態環境建設,確保石化基地可持續發展

大港區作為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一方面豐富的石油和石化資源為經濟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另一方面石油和石化產業的高污染性對區域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經過多年的探索,結合大港區特殊的區情和產業特點,區委、區政府確定了“政府創造環境,企業發展經濟”的發展思路,生態環境建設為題中之義,並提出了建設全市乃至全國最綠、最美、最潔淨城區的奮鬥目標。為此,我區制定科學的環保規劃,實施了“藍天、碧水、寧靜”工程”,以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為目標,狠抓駐區大企業污染源治理;投巨資對200餘個污染項目實施整治,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大港電廠等一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現已成為花園式的廠區。在鞏固現有工業污水處理率100%的基礎上,為提高生活污水處理水平,日處理10萬噸的大型生活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之中,目前一期3萬噸已投入使用,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可達95%以上,進一步鞏固我區各項環保指標的領先地位。以空氣品質、噪聲治理、水質治理為重點,對城區10噸以下燃煤鍋爐進行改造併網,加強 “三堆”和粉煤灰運輸的執法監督管理,加強了城區湖泊河渠水質的治理。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大港區“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稱號。

近年來,我們大張旗鼓地開展治理城區煤煙型污染工作,對鍋爐、茶爐、餐飲大灶等各種燃燒設備進行了集中整治,撤消4蒸噸/小時以下燃煤取暖鍋爐,對大噸位鍋爐實行除塵脫殖雙重治理。為改善城市空氣品質和保護生態環境,建立了大面積古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城區規劃出1500畝土地,搞環保型綠化,建設城中生態環保林,成為阻隔城市污染的一道綠色屏障。創造了在全國評比中連續多年大氣環境質量始終穩定在國家二級水平,其它環境質量指標均達到或優於國家功能區標準。全國人大環保執法檢查團、國家環保總局等多次到大港檢查環保工作,都給予了充分肯定。良好的生態環境,增強了區域發展的綜合競爭力。目前,國家決定投資近500億元,把100萬噸乙烯、1250萬噸煉油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電力項目放在大港,石化基地規模進一步擴大,經濟和戰略地位更加突出。

(四)開展城市綜合治理,城市管理方式和規律日趨清晰

城市管理必須適應新形勢,運用新手段,建立新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緊跟現代城市發展的趨勢,滿足人民民眾對城市功能日益增長的需求。大港區始終堅持建管並重,疏堵結合,把綜合治理作為探索城市管理規律,強化城市環境建設的重點。我區建立健全了區、街、居委會三級市容環境管理網路,城市管理實施綜合執法,市容環境管理實現了法制化、規範化;在天津市率先組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確保了城市建設與管理的良性互動。堅持疏堵結合,是新形勢下城市管理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幾年來,全區統一規劃、建設各類商業設施104個,其中新建市場22個,新增經營攤位5300個,使占路商販全部退路進廳,改變了以往城市管理“打游擊”的狀況。同時,積極啟動“農改超”工程,在提高商業設施檔次的同時,確保了城市環境衛生整潔。嚴格查處運輸灑漏造成的道路污染,淨化城區道路環境;對原有機掃車輛進行改造,併購進先進的機掃車輛,道路機掃率達到了30%以上;建設10個垃圾收集間,對居民樓的垃圾道進行封堵,小區全部實行物業管理和垃圾袋裝化,對垃圾集中密閉轉運,確保城市環境的整潔;採取政府投資、引資和社會興建相結合的方法改造維修27座公廁、新建10座公廁。通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城市環境秩序綜合治理,市容環境衛生水平進一步提高。

(五)加強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顯著增強

全區各級政府和衛生防疫機構認真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充實和加強傳染病管理監督隊伍,制定切實有效措施,抓好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依法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建立了疫情報告網路,特別是非典防治報告網路,依法報告甲、乙類傳染病。尤其是在抗擊非典和禽流感鬥爭中,全民動員,緊緊抓住大港區地域廣闊、企業跨地區經營且流動性大的特點,全面防控,以街為戰、以鎮為戰、以企為戰,取得了非典和禽流感疫情零報告的可喜成績。XX年,我區加快整合區域衛生資源,建設新的大港醫院;重組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網路,加快農村醫院向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型步伐;加快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不斷擴大覆蓋面;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加強非典等重大疾病的防控;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不斷提升全區醫療管理水平。

(六)狠抓除害工作,“四害”密度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大港是城鄉混合型的濱海城區,年平均氣溫13℃,年平均降水量251毫米,由於氣候特點,加上濕地面積分布城區周邊地區,蚊蠅鼠蟑易於繁殖,給除“四害”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為給廣大民眾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除“四害”工作,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了區領導包片,業務部門指導,基層單位為主體的除“四害”機制;建立健全了區、街、社區三級除“四害”網路,設專(兼)職除“四害”工作人員,嚴格實行目標管理;堅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形成了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各盡其職,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成立了大港區消毒除害服務中心,目前有7名專職工作人員,其中5名為除“四害”執法人員;制定年度除“四害”單項工作計畫,下達任務,明確責任,各街道辦事處和條口單位有章可循,階段性工作環環相扣,使除四害工作逐漸走向規範化、日常化管理模式;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組織愛衛系統領導及除“四害”專兼職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加大除“四害”經費投入,從XX年至今全區除四害累計投入達147.5萬元;駐區大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有力地保障了除“四害”工作的開展。幾年來鼠蟑蚊蠅密度有效地控制在全國愛衛會規定的標準範圍內。今年6月通過了市愛衛會對全區滅鼠、滅蠅、滅蟑成果的複查考核。

(七)緊緊抓住創衛契機,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創建國家衛生區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目標,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區委、區政府圍繞創衛工作,注重加強對民眾的教育引導,不斷提高人的全面素質;注重夯實基礎,不斷推進城市精神文明進程;注重設計載體,不斷提高全區整體文明水平。以創衛為主線,開展了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六進社區”活動(科教、文化、體育、衛生、環保和法律),開展“三講一樹”活動,建設了一批文明小區和文明樓院;開展“萬名市民環境大清整”,先後組織7次活動,參加人數達到20萬人;組織社區環境志願者隊伍70多支,在“文明護綠”、“保護環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建立“四個一”活動機制,即緊貼創衛工作,每個月確定一個活動主題、抓住一個重點部位、開展一次聯合檢查、進行一次全面通報;堅持每周五早晨義務勞動制度,劃定責任區,統一行動,現場點評,消除城區衛生死角,治理城市“三亂”。精心設計載體,激發民眾參與創衛的熱情。開展“樓道革命”,動員居民走出小家,淨化樓道,淨化陽台,改變“屋內現代化,屋外髒亂差”的狀況;以“自家門前淨起來”為重點,改陋習、樹新風;以小區樓院為重點,下力量淨化、亮化、美化;以市場內外環境衛生為重點,開展“文明市場”競賽活動,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極大地激發了民眾參與創衛的熱情,促進了創衛工作深入開展,推動了城區整體文明水平的提高。

二、主要做法和體會

(一)提高認識,把創衛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結合點

幾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認為,創建國家衛生區符合區域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創造居民生活環境與地區發展環境的最佳結合點,符合廣大人民民眾的共同願望,也是民眾得實惠、企業受益的民心工程;創建國家衛生區是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推動力,《國家衛生區標準》的10個方面62項量化指標的全部落到實處,將極大地改變城市面貌,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創建國家衛生區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特別是對大港區這樣一個資源型城區來說,意義更加深遠重大。大港區“因油而生”,隨著石化基地規模的擴大,加強環境保護,注重生態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扎紮實實地落實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因此,區委、區政府要求全區上下及有關部門,務必提高對創建國家衛生區的認識,緊密結合各部門的職能,確定目標,明確職責,廣泛發動,確保創衛工作不斷推向深入。要求全區各部門在創衛工作中必須確保做到“三個結合”,即年度重點工作、重點工程與創衛目標相結合,確保創衛工作整體安排、分步實施;加大投入與創衛達標相結合,創衛工作是區域環境上水平的標準化工作,沒有資金量的投入,就沒有環境質的提高,必須採取多種籌資方式,加大投入,依靠借地生財、興商聚財、讓利引財的市場運作方式,籌措創衛資金,為創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部門工作與創衛整體工作相結合,正確處理局部與整體、眼前與長遠的關係,做到同步計畫、同步實施、同步考核,形成了創衛一盤棋思想。

(二)加強領導,建立嚴密有序的創衛組織推動體系

創衛工作是一項涉及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系統工程,點多面廣,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必須有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來保證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確保令則行、行必果。為此,區委、區政府注重對創衛的組織領導,多次在區委書記辦公會、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和區長辦公會上作專題研究,把創衛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實行領導抓、抓領導的工作機制。XX年區委、區政府作出創建國家衛生區的決定後,成立了以區委副書記、區長為組長,人大、政府、政協和駐區企業有關領導為副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創建國家衛生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衛的日常工作。創衛工作進入攻堅階段後,為更好地指揮協調創衛工作,成立了創衛指揮部。指揮部在創衛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協調全區的創衛工作。指揮部下設10個職能組,其中秘書組、宣傳組、效能督查組,從區委、區政府及有關專業部門抽調精幹人員,集中辦公,根據創衛工作的深入推進,及時制定年度和階段推動方案,加強了指揮協調力度,使創衛工作進一步得到了深化。嚴格落實每周例會制度,及時解決創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全區創衛工作協調有序健康發展。區屬各單位、駐區企業、駐區部隊也建立了相應的領導推動機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在此基礎上,創衛指揮部建立完善了創衛工作目標責任制,與責任單位簽訂了《創建國家衛生區目標責任書》,將任務分解到各單位、各部門,並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區委綜合目標考核掛鈎,從而使創衛工作做到有計畫、有任務、有檢查、有考核,保證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廣泛發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創衛的生動局面

創建國家衛生區是改善城市環境,為民眾健康謀福利的民心工程,理應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的全民工程。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民心、匯集民智、調動民力,形成濃厚的創衛氛圍。為此,我們以宣傳工作為先導,通過動員會、推動會、培訓班、編印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工作。區級新聞單位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報導,開設專題專欄,對創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跟蹤報導;全區主要街道、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都設有衛生宣傳窗、黑板報,定期進行創衛宣傳;區級機關、各單位按照要求,堅持開設創衛宣傳欄。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創建國家衛生區的重大意義、基本內容和工作目標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創衛工作由“要我做”變成“我要做”,由政府推動向社會推動、民眾自發方向發展。

人大、政協參與創衛。近年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聽取創衛工作階段性匯報,聯合視察環境治理工作,並及時把意見和建議向區委、區政府反饋意見,便於區委、區政府及時掌握民眾對創衛的認識,及時掌握創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推進全區創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區企聯手推動創衛。大港區駐區企業眾多,企業在創衛工作中承擔繁重的工作任務。多年來,區政府加強與駐區企業的協調,充分發揮區企關係密切的優勢,注重挖掘企業自身潛力,駐區企業不僅在創衛工作中不拖後腿,而且積極主動地承擔重任,為政府作勁。幾年來,先後投資近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和綠化,按照全區的統一要求和部署,及時完成創衛整改任務。同時,區政府定期召開有駐區企業領導參加的創衛聯席會,統一區企創衛步調,對涉及駐區企業的創衛難題進行專門高層協調,研究解決方案,確保創衛工作步調一致,整體推進。

(四)明確責任,把創衛工作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創衛工作既是全民參與的社會工程,也是各部門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要求必須做到條塊聯動,部門配合,協調推進。為了明確部門職責,區創衛指揮部結合創衛的整體任務,逐項進行分解,納入各部門階段性目標管理,實行年度考核。建立完善了創衛工作目標責任制,下發了《大港區創建國家衛生區職能組職責分工》、《關於印發創衛宣傳工作任務分解表的通知》等一系列檔案,並定期進行考核,保證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統一領導、以塊為主、條塊齊抓共管的責任分工機制,將管理工作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納入全年目標管理,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給予獎勵。對領導不力,落實不到位的,扣減部門全體工作人員年終目標管理獎。加大督查力度,由創衛指揮部效能督查組或會同區委督查室定期對各部門、各單位創衛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及時發現、糾正存在的問題,以督查專報的形式在每周例會上給予通報,並上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確保工作完成的質量和效率,促進了創衛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

我區創衛工作從加大城市環境治理力度開始,至今已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特別是近4年來,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創衛活動,逐步探索和積累了北方城市創衛的一些經驗,但是與我國先進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在“五小”問題上,衛生條件改進難度較大,有治而復返的現象;二是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衛生狀況與城區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三是部分農貿市場的環境狀況有待於進一步改善,“農改超”的步伐需要進一步加快;四是部分市民的文明素質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為了加快我區創建國家衛生區的進程,鞏固已取得的創衛成果,近期區創衛指揮部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連續召開多次會議,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明確工作重點,制定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加大“五小”問題的整治力度,借鑑先進城市的管理經驗,結合我區的實際,尋求規範化、制度化的新路子。加大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管理,實現環境衛生保潔經常化。加快集貿市場“農改超”進度,提高商業市場檔次和管理水平,徹底改變整體環境衛生狀況。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早日把大港建成名副其實的國家衛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