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衛生局2024年工作總結範文

XX年,我區衛生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衛生局的有力指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和各級衛生工作會議的精神,大力推進衛生改革,加強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加強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各項衛生工作取得了新成績,獲得了“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一、真抓實幹,銳意進取,各項衛生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一)傳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重大疾病防控任務十分繁重,我們堅持抓早、抓主動,及時部署安排防控工作,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沒有出現重症和死亡病例。

(二)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全區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民眾就醫環境。泰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省莊鎮衛生院擴大內需擴建工程已全面完成;中醫二院改擴建工程規劃已獲批准;社區衛生服務站改貌建設15個,其中新建10個,擴建5個;村衛生所改貌建設27個,其中新建17個,改擴建10個。

(三)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有新提升。在全區開展了政府購買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及機構設定招投標工作,有57處社區衛生服務站取得了提供社區公共服務資格,向社會公開招標設定社區衛生服務站9個。積極開展“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所創建活動。截止目前,全區設定社區衛生服務站66個,實現了社區衛生服務人口全覆蓋,其中有2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創建為“五星級站”,其它站都達到了“二星級站”以上標準。圓滿完成省衛生廳在我區開展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軟體試點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電子健康檔案,並實現了全區社區衛生信息管理互聯互通。衛生職能進社區活動紮實有效,大醫院專家進社區活動形成長效機制,社區衛生助理員制度得到鞏固。全面開展社區居民健康查體及入戶健康調查活動,進一步健全了家庭健康檔案,目前,已為17.6萬家庭53.2萬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社區居民衛生服務受益率和覆蓋率進一步提高。

(四)婦幼保健工作成效顯著。大力開展婦幼保健進社區活動,實現城區圍產保健服務,完善兒童系統管理,加強流動人口的婦幼保健服務,建立以現居住地為主的婦幼保健管理模式。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篩查及《出生醫學證明》辦證和管理工作。認真履行計畫生育職責,積極推行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嬰幼兒保健三期保健,各項婦幼衛生工作成效顯著。全區共查治婦女病46510人,產婦系統管理5423人,高危妊娠專案管理275人,住院分娩率100%,母乳餵養率97.01%,無孕產婦死亡。出生5566人,0-6歲兒童系統管理59037人,體弱兒管理265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6.47‰,嬰兒死亡率5.03‰。無孕產婦死亡病例。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進一步完善。實行了新農合全市“一證通”制度,不斷完善新農合微機網路管理,定點醫院與區、市新農合辦公室實行微機專網連線,達到了村、鎮(街道)、區、市級醫療機構與管理機構四級聯網運作管理,住院參合病人信息市區共享。XX年,參合率達到了99.8%。截止10月底,全區總計報銷醫藥費1025.65萬元,其中報銷門診醫藥費300.25萬元,受益40.8萬人次,報銷住院醫藥費725.42萬元,補償6279人次。報銷萬元以上的35人。免費為參合農民健康查體10.7萬人。

(六)衛生監督工作紮實推進。以迎接全運會、泰城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為契機,進一步加大了監督執法的力度。與相關部門配合,先後開展了“春節”、“五一”、“十一運”及中聯考期間食品衛生專項檢查和醫療機構專項檢查等一系列監督執法活動, 2月14日,全省衛生監督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來自全省各地市衛生監督機構的200餘名與會代表參觀了我區衛生監督力量下沉的現場。

(七)中醫藥工作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進中醫藥特色服務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工作,在去年創建全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的基礎上,今年將創建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工作列為全區衛生工作的重點,對照標準,狠抓各項指標的落實,切實取得了以創建促工作,以工作保創建的效果。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正式命名為“全國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

(八)行業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各單位以深化“兩好一滿意”活動為總抓手,著力加強醫療機構內涵建設,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開展便民、利民、惠民醫療衛生服務,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讚譽。衛生宣傳、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等工作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二、客觀分析和把握當前衛生改革與發展面臨的形勢

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剛剛開始,各級黨委、政府對衛生事業高度重視,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區委、區政府將各項衛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張志華書記、宋洪銀區長多次對衛生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處鎮也積極落實扶持衛生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衛生事業既面臨難得的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嚴峻形勢:一是重大傳染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任務十分艱巨;二是重點專科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名醫、名科、名院”建設力度不夠大,醫療專家少,特色優勢不明顯;三是醫療服務質量、監督執法、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依然薄弱,與民眾的期望值,與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