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驗活動總結

(二)統一思想,不消極牴觸

改革之初,或過程中遭遇非議、困難、挫折時,部分教師開始猶豫、彷徨、動搖,於是參與教研的熱情降溫,教學模式反彈。看來,統一思想、堅定信念,是校本教研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學校先後做了《統一思想,搶抓機遇,堅定不移地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堅定不移地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改革,給xx中插上隱形的翅膀》等講座,召開了多次教師學習匯報會、座談會和交流會,宋德鳳、王翔宇、張玉華、李樹森等32人次發言交流。通過階段性總結會、聽、評課活動、學年會等機會,統一大家的思想。

現在看來,藉助校本教研這個平台,思想工作及時、到位,當時的七年級很快形成了討論“改”,研究“變”的濃厚教研氛圍,並輻射到其它學年,保證了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學習創新,不照搬照抄

我校與杜郎口中學相比,地域文化、校情、學情、教師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照搬照抄,只能走上“死”路。為此,12月中下旬,學年組、教研組、備課組開展了“怎么學”、“學什麼”教研活動,通過多次“頭腦風暴”式研討,深入課堂聽課觀測分析,教師們達成了共識:學習可學、能學的,探索有xx中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例如,杜郎口中學有三種課型: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因為學生全部住校,可以保障預習的質量和課時,如果我們也這樣做,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就將預習、展示、反饋集中到一堂課進行;杜郎口中學很少用多媒體,大多把導學案印發給學生,我們大多利用大螢幕呈現學習目標和內容,節約了紙張,加大了課堂容量;杜郎口中學的展示大多是大展示(全班展示),我們根據學生自學和小組交流的情況,安排大展示和小展示。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大展示,自己能學會的,對子不交流,對子能解決的,小組不討論,小組能解決的,不在全班展示。這樣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三)同伴互助,不孤軍作戰

交流研討,資源共享。一年來,10人兩赴山東杜郎口考察,七、八年級的全體教師走進牡丹江市實驗中學聽課交流,領導班子成員到牡丹江市十xx中學、xx市第xx中學研討課堂教學改革的有關問題,赴長春、哈爾濱參加“高效課堂”課堂博覽會。走出去,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同路人,堅定了教師走改革之路的信心。課堂開放以來,總計800多人次來校聽課研討。領導和同行走進來,給學校和教師帶來的是無形的福利:精神的鼓勵、方法的指導、思想的碰撞、觀念的衝擊、理念的提升、信心的堅定。

同伴互助,共同成長。要保證改革堅持下去,並取得實效,學校內部必須形成濃厚的相互學習、影響、感染、帶動的氛圍。教師方面,以學年組、教研組、備課組、班組為單位,學生方面,以班級、小組為單位,實施“自主·互助”管理模式、教研模式、學習模式、評價模式,既凸顯個體特色,突出主體地位,又彰顯互學、互助的教風、學風,促進了每一個團隊成員的成長。

(四)追求實效,不擺花架子

我們進行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和校本教研絕不是搞一陣子、擺花架子,而是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改變教師的思維方式、教育觀念、工作方式、工作狀態,進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狀態,提高課堂效率、效益、效果,最終達到減輕師生負擔、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我們始終有計畫、有組織、有步驟地紮實推進,把思想觀念的轉變、師生的培訓、導學案的編寫、課堂的調控、激勵性的評價、課堂反饋、課堂反思等工作做實、做牢,並在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五)專業引領,不盲目盲從

在校本研修的過程中,進修學校的各科教研員定期深入備課組,針對教材的挖掘、整合、把握等問題給予具體指導;深入課堂診斷分析,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老師調控;同時還幫助學校做教師的思想工作,鼓勵教師轉變觀念,大膽實踐。教研員的業務指導,使我們在每一個階段方向明確,避免了盲目和盲從,少走了許多彎路。

聚焦課堂教學實施校本研修,使教師研究教學積極性空前高漲,面對困惑和問題不等不靠不抱怨,大家集思廣益想辦法解決;教師的智慧和潛能得到了開發,導學案、小組評價等問題伴隨實驗的進行逐步完善;教師的角色從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鼓勵者,敢於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展示提升;教師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教學行為也悄然發生著改變。

校本研修,解決了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具體問題,提高了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了教師和學校的發展。期待,校本研修幫助我們走上一條師生共同成長的內涵發展之路。